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菩萨造像的中性化与观音造像的女性化

发布时间:2018-01-16 19:26

  本文关键词:菩萨造像的中性化与观音造像的女性化 出处:《民族艺术》2011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菩萨造像 观音造像 中性化 女性化


【摘要】:观音造像女性化是一个漫长的渐进历程,大致横跨了南北朝、隋、唐、五代、宋等朝代,并经历了菩萨造像的中性化趋势、观音造像女性化的崛起及渐进、女像观音盛行及发展三个基本阶段,而女像观音的盛行则标志着观音造像女性化进程的基本完成。
[Abstract]:The feminization of Quan Yin statue is a long and gradual process, which roughly spans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Sui Dynasty, Tang Dynasty, five dynasties, Song Dynasty and other dynasties, and has experienced the trend of neutralization of the bodhisattva statue, the rise and gradual development of the feminization of the Quan Yin statue. There are three basic stages of the preval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veneration of Guanyin, and the prevalence of the veneration of Quan Yin marks the basic completion of the process of feminization of the figure of Guanyin.
【作者单位】: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分类号】:J19
【正文快照】: 一、菩萨造像的中性化趋势在佛教传入中国初期,莫高窟、麦积山等地流传的菩萨造像均为男身,且受原印度犍陀罗、马图拉等地造像风格的影响,往往不着僧衣、裸露上身、留髭须,明显存在着印度的佛教经典融会希腊造像艺术的外来风格。①经过一段历史时期的磨合,随同佛教的逐渐汉化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波;徐晴;;宋代观音雕像的审美解读[J];理论与创作;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舒宪;;熊图腾与东北亚史前神话[J];北方论丛;2010年06期

2 叶舒宪;;国学考据学的证据法研究及展望——从一重证据法到四重证据法[J];证据科学;2009年04期

3 叶舒宪;;物的叙事:中华文明探源的四重证据法[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刘慧;;《阿凡达》:博取东西,再造神话[J];百色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张丽红;;打开一个新的世界的钥匙——评叶舒宪先生的《文学人类学教程》[J];百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6 叶舒宪;;二里头铜牌饰与夏代神话研究——再论“第四重证据”[J];民族艺术;2008年04期

7 叶舒宪;;西王母神话:女神文明的中国遗产[J];百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8 代云红;;“灵韵”:在原型与互文性之间——对机械复制时代艺术创造问题的思考[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9 林科吉;;图像:历史记忆与文化表征——论图像作为第四重证据的效用[J];求索;2009年09期

10 李红英;;母神崇拜的生态女性批评解读[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影;汉代祭祀文化与汉代文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KIEU THI VAN ANH(乔氏云英);越南北方佛教女性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丹;《奇异的插曲》与《聊斋志异》女性形象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张淑云;女性主体意识的失落与高扬[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3 高明月;“图西亚的筛子”身体隐喻的理论阐释及性别批评意义[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郑尤;汉族女娲神话与南方民族女神神话比较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5 张国华;女娲形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吕洁;女性写作的另一种美[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晓军;中国女神“他者”形象的形成及其文化阐释[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红英;母神崇拜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D];苏州大学;2010年

9 郑雅君;论凯尔特文化的复魅与《哈利·波特》的当代意义[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敏;徐小斌对个体生命悲剧的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敏;;菩萨造像的中性化与观音造像的女性化[J];民族艺术;2011年0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晓艳;“中性化风潮”之我见[D];上海戏剧学院;2008年

2 张雯;山东地区北朝晚期菩萨造像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卫平香;湘桂黔边界地区观音造像异变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4 郭文;从佛国到凡尘[D];青岛大学;2009年

5 黄欢;中国传统造型艺术中的中性化人物[D];中央美术学院;2003年



本文编号:14344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4344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4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