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对文艺理论文化学转向的反思

发布时间:2018-01-19 01:09

  本文关键词: 文艺理论 转向说 文化研究 研究范式 文学研究 文学作品 文化学转向 文艺学 文学性 文化功能 出处:《天津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文学具有介入现实、干预时政的文化功能,然而,介入现实、干预时政并不是文学的本质功能、唯一功能。文化研究虽给文学研究带来了某些新观念、新方法,但它却不能替代文学研究,最终指导文学研究的也只能是"文学性"方面的研究。文学除了文化意识形态性、阶级利害关系等之外,更具有一种超越性的价值情怀,审美是文学活动的基础性品质,文学体现出人们的心声、理想、愿望乃至无意识,人们的知、情、意应当(并且必须)在作品中获得真切、生动、感人的表现。
[Abstract]:Literature has the cultural function of intervening in reality and intervening in current politics. However, intervening in reality and intervening in current politics is not the essential function of literature, but the only function. Although cultural research has brought some new ideas and new methods to literary research. But it is not a substitute for literary research, and the ultimate guide to literary research is the study of "literariness". Literature, besides cultural ideology, class interests and so on. There is a transcendental value feelings, aesthetic is the basic quality of literary activities, literature reflects people's aspirations, ideals, aspirations and even unconscious, people's knowledge, feelings. Meaning should (and must) be truly, vividly, and moving in the work.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研究”(项目号:04JZD003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0
【正文快照】: 近年来,文艺学界一直存在着文艺理论文化学转向说,研究者们也不时就此展开论辩。本文试图从转向说的“理论依据”、学术研究范式及文学、文化研究间的关系等方面入手,对转向说做些反思和辨识。文化研究可为文学研究和文艺学带来某些新观念、新方法,但它却不能完全替代文学研究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晓玉,童继平;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之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2期

2 韩庆祥;张艳涛;;时代变迁与哲学范式转换——从革命的哲学到建设的哲学[J];北方论丛;2007年01期

3 任丽梅;科学发展与科学共同体的体制创新[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马云鹏,吕立杰;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与倾向——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设计者的访谈[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4期

5 陈洪捷;;论高深知识与高等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4期

6 刘家和,陈新;历史比较初论:比较研究的一般逻辑[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7 何兴华;空间秩序中的利益格局和权力结构[J];城市规划;2003年10期

8 陈鹏;从规模控制到制度建设——论中国城市化战略的范式转换[J];城市规划;2005年02期

9 刘秀花;论科技术语的隐喻性[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林阳,祝智庭;Blog与信息化教育范式转换[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颜烨;;安全社会学作为学科研究的现状与发展[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3 董天策;;民生新闻: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范式[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4 唐丽;陈凡;;美国工程伦理学的文化—历史背景分析[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5 欧阳友权;;全球化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现代性[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6 夏明方;;老问题与新方法:与时俱进的明清江南经济研究(中国传统经济再评价座谈会讨论稿)[A];区域社会史比较研究中青年学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7 张建君;;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思想基础[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8 雷跃捷;;中国内地媒介批评理论研究的嬗变轨迹[A];论传媒改革与发展——中国传媒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3年

9 欧阳友权;;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问题与契机[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振华;创新劳动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2 孙辉;批评的文化之路——20世纪末以来文学批评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3 尧新瑜;学校道德课程理解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尹兆鹏;科学传播的哲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曹赛先;高等学校分类的理论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周传斌;中国民族理论新范式的探索[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刘永谋;福柯的主体解构之旅[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8 郭明;中国监狱学史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陈锋;文化资本导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10 张奎明;建构主义视野下的教师素质及其培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毕日升;九十年代中国“文化研究”的兴起、现状及前景[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2 许宏香;“味”:古典美学范畴中感官用语的个案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3 韩鹏;循证探源——中医学与循证医学关系的历史透视与哲学分析[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4年

4 凌小萍;技术发展的社会选择研究[D];广西大学;2004年

5 全峰梅;模糊的拱门——建筑性的现代性现象学考察[D];广西大学;2004年

6 陈粤;回到文学本身——大文化研究批判[D];吉林大学;2004年

7 叶立国;明晰“相关决定论”概念的一种可能方案[D];内蒙古大学;2004年

8 董华;论齐曼的自然主义立场[D];内蒙古大学;2004年

9 高剑婷;批判与建构——试论西格蒙德·科克的“认知病理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严鹏程;中国环境社会学框架体系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开强;阶级性 人性 共同美——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组举行学术座谈会[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1980年02期

2 裴世俊;从《文心雕龙》看形象思维的发展[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3 ;中文系召开关于文艺是不是阶级斗争工具问题的讨论会[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4 贺庆升 ,罗中起;马克思、恩格斯与文学[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5 ;学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文艺报》《文学评论》《文艺研究》联合召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问题座谈会综述[J];文艺研究;1980年03期

6 周楞伽;谈谈古代文论研究的不足处[J];文艺研究;1980年05期

7 陶白;略论古为今用[J];文艺研究;1980年06期

8 陈培仲;漫谈戏曲与政治[J];戏曲艺术;1980年03期

9 ;简讯[J];戏曲艺术;1980年04期

10 边疆十四院校文艺理论教材编写组;文艺的民族特点[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晓彬;;语法形式在文艺篇章中的审美作用[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2 刘坤媛;;文艺理论从传统形态向当代形态的演进——中国当代文论50年回顾与反思[A];回首50年 展望新世纪——吉林省纪念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1999年

3 高捷;;人民作家 人民文学——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A];三晋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山西抗战文化研讨专集[C];1995年

4 刘坤媛;;邓小平文艺思想与新时期文艺理论转型[A];高举旗帜 继往开来——吉林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宋致新;吴永平;;瞿秋白与文艺大众化[A];瞿秋白研究新探——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1999年

6 张舫澜;;南社巨子 曲坛泰斗——为纪念吴梅先生诞生115周年暨逝世60周年而作[A];纪念南社成立90周年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7 赵庚林;;瞿秋白研究纵横[A];瞿秋白研究新探——纪念瞿秋白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座谈会论文集[C];1999年

8 陆贵山;;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反思与展望[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陶水平;;文艺理论“现代性问题”之思考[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10 顾祖钊;;后记[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燕鹰;第二届“江泽民文艺理论研讨会”综述[N];中国文化报;2000年

2 驻陕西记者 曹东安;霍松林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召开[N];中国文化报;2000年

3 小红;一代学者郑振铎[N];福建日报;2000年

4 王玮;“猫头鹰”视野中的文化意蕴[N];光明日报;2000年

5 记者 杜英姿;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 促进文艺全面繁荣[N];人民日报;2000年

6 吴小如;呼唤一部理想的“近代文学史”[N];人民政协报;2000年

7 吴中杰;范畴、文体和风格[N];文学报;2000年

8 冯宪光;走向客观化[N];文艺报;2000年

9 陈瑞林;文艺理论的同位横移[N];文艺报;2000年

10 ;奠基性的“三套丛书”[N];新闻出版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荣翼;冲突与重建[D];四川大学;2002年

2 蔡同军;普罗米修斯的火种[D];苏州大学;2003年

3 陈南先;俄苏文学与“十七年中国文学”[D];苏州大学;2004年

4 刘勇;论中国现代文学史诗意识的建构[D];武汉大学;2005年

5 伊克巴尔·吐尔逊;二十世纪维吾尔文学批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周宁;《现代》与三十年代文学思潮[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丽娟;论聚焦与自由间接引语在《印度之行》中的运用[D];河北大学;2000年

2 张锐;当代中国文论建设的得与失[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3 单宏军;中西文艺理论差异溯源[D];新疆大学;2001年

4 张冰;荣格原型思想及其对当代中国文艺理论建设的价值[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徐怀谦;中西古代诗教之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董燕;戴着镣铐跳舞[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7 孔翔鸿;艺术的自律与人的解放[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8 康澄;洛特曼的结构文艺符号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9 董亦佳;马克思主义的滋养与后现代文艺的更生[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10 张伟民;日本古典文学与周作人“平和冲淡”审美观的形成[D];黑龙江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4419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4419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4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