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艺术的逻辑起点——新时期以来“语言写实主义”的实践轮廓
本文关键词: 中国当代艺术 传统写实主义 艺术语言 新时期 逻辑起点 当代性 中国文化 现代主义 中国艺术 境域构成 出处:《文艺研究》2011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20世纪初至今的一百年来,中国的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主流一直未能摆脱其外在规定的社会学思路,基于此,本文介绍中国当代油画尝试感觉主体探索的"语言写实主义"。改革开放以来,这一探索呈现出经典道路和生活体验两条路线,它们离开传统写实绘画的所指中心,在物性感觉与题材观念的境域构成与敞开中探索中国当代艺术的逻辑起点,在其超越实在物的主—客、心—物二元对立观念的探索中,现代文化的基本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因此,"语言写实主义"也是寻找中国文化当代性内在依据的探索实践。
[Abstract]:Since the beginning of 20th century, the mainstream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art in China has been unable to get rid of the sociological thinking of its external stipulation since the beginning of 20th centur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language realism" that Chinese contemporary oil painting attempts to explore.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is exploration has presented two routes: classic road and life experience. They leave the reference center of traditional realistic painting, explore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art in the field of material feeling and subject matter concept, in which they transcend the main object of reality. The basic mode of thinking of modern culture has changed in the exploration of the concept of "mind-material duality". Therefore, "language realism" is also the exploration practice to find the intrinsic basis of the contemporary nature of Chinese culture.
【作者单位】: 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J120.9
【正文快照】: 21世纪以来,“当代性”成为中国艺术界频繁讨论的问题,这意味着中国艺术①正在发生整体性转向,延续一个世纪之久的中国现代艺术正在成为过去。关于中国艺术的当代性研究,国内外学者多从影响中国当代艺术的社会发展问题、中外当代艺术现象比较等角度进行分析。我以为,从中国当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安忆;陈丹青;;拿起镰刀,看见麦田[J];大家;2002年01期
2 刘晓东;尊重现实[J];美术研究;1991年03期
3 陈丹青;;中国油画的基本问题(上)——油画艺术讨论会书面发言[J];美苑;1985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海令;;论孟京辉戏剧的奇观化——以《琥珀》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2 光胜;;论波洛克绘画的艺术特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3期
3 郑洪明;;立体主义艺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力分析[J];包装工程;2009年03期
4 刘志兵;;略论德国表现主义艺术的构成形式[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蒋莉;;消费社会中的艺术功能[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6 何雨声;艺术真实片论[J];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宁夏;;摄影与西方绘画空间观念的演变[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8 谭亚平;浅析现代绘画与文学载体[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卿笑天;;摭谈装饰象征主义绘画大师克里姆特的艺术[J];湘南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0 杨素萍;杨茂庆;;教育技术的后现代审视[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史修永;;从焦虑体验的角度看表现主义的审美意蕴[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朱凡;;长不大的青春期 试论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玩”及其危险性[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3 吉吉;;毛泽东图像研究[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谷涛;体验的逻辑—现象学视野下的美术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3 姜英;网络文学的价值[D];四川大学;2003年
4 刘水平;大众文化:意义的生成与理论的张力[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肖伟胜;现代性困境中的极端体验[D];南京大学;2003年
6 陈志毅;信息时代建筑非线性三维形态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7 武红;艺术家的形象[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刘子川;“后现代”转向中的工业设计观[D];东南大学;2005年
9 赵榕;当代西方建筑形式设计策略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10 宋国栋;艺术的放逐与审美的拯救[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媛媛;中国意象油画的色彩表现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旭民;合成时代——概述绘画材料对油画学科发展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吕铮铮;中国当代艺术中艳俗因素研究与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吉登娜;解析波普艺术中的装饰语言[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崔龙范;德国表现主义对中国新表现主义油画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树强;油画笔触探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杨存锁;试论中国现实主义油画[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8 邹治豪;密斯·凡德罗极简主义设计理论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9 王颖;浅析克里姆特作品背后的隐性世界[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杨东梅;高等师范美术教育现状研究与对策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v炑,
本文编号:14496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449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