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艺术的生存与传承——基于云南彝族、傣族两个村落的田野考察
本文关键词: 彝族傣族 艺术传承 功能性 展演化 自我与他者 文化背景 少数民族艺术 村落文化 艺术生存 传统艺术 出处:《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当代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少数民族艺术传承发展面临着多重压力。在对彝族、傣族村落的田野调查中,笔者发现被称为"艺术"的文化在当下民族生活中有着不同的生存境遇:在仪式场景以其实用性功能整合于民族生活的,不仅在地方性生活方式的延续中自然传承着并且有复兴重构之势;仪式场景外的艺术则在生活方式的逐步变迁中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根基,更多地存在于展演场域。民族艺术的生存是其传承讨论的起点,而与文化整合的功能决定了其生存境遇,因此,在功能性结构中讨论传承才符合艺术生存发展逻辑。目前变迁的生活中,村落传统艺术主要担当着两种功能:日常生活中的实用功能和面向他者的展示功能及其相关派生功能,以此为基点探讨其传承,可以看到多元文化交流互动和"艺术"所具有的基于感官符号的共享性,使面向他者的展示成为当代民族艺术最主要的生存方式,由此导致其传承方式和途径的更加多样化选择。
[Abstract]:The contemporary multicultural background of the inheritance of ethnic art development facing multiple pressures. In the village of Dai Yi,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the author found that called "art" cultures have different living conditions at the moment in the life of a nation: the ceremony scene with its practical function in the integration of national life, not only in the continuation of local life style in the natural heritage and revival of reconstruction potential; ceremony scene outside the art in the gradual changes in the way of life has lost the foundation of its survival, is more prevalent in presentation field. Folk art is the starting point to discuss the survival and inheritance, and cultural integration function to determine its survival situation, therefore, the functional structure discussed in the inheritance is consistent with the art of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The changes of the logic of life, traditional village art mainly plays two functions: daily life The utility function and the other oriented display function and derivative function, on the basis of their heritage, can see the sharing of sensory symbols based on multicultural interaction and "art" has, make the other oriented display of contemporary ethnic art become the main way of life, which leads to its inheritance way the more diverse choice.
【作者单位】: 云南艺术学院;
【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编号:09Y0313
【分类号】:J120.9
【正文快照】: 当代多元文化背景下,地方性民族艺术的传承发展面临着不同的他者文化的影响,在此语境中,民族艺术的保护传承得到了学界的极大关注,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从保护理念的倡导到动态传承的提出,在传承对象、传承主体、传承模式与方法等方面达成了某些共识[1],对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白庚胜;;民间文化传承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廖明君;杨民康;;传统音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民族艺术;2008年01期
3 施爱东;;学术与生活:分道扬镳的合作者——以各类“公祭大典”“文化旅游节”为中心的讨论[J];民族艺术;2008年01期
4 王杰;略论民族艺术在当代文明冲突下的作用[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5 晏鲤波;;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综论[J];思想战线;2007年03期
6 杨志明;论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艺术化[J];思想战线;199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文礼;王瑞萍;;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及其调适研究[J];长江论坛;2008年06期
2 张海敏;徐人平;黄定官;杨涛;;洛特曼文化符号学背景下的云南竹婚俗文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1期
3 许晓明;;音乐中的文化自觉——壮语新音乐运动及发展原因探析[J];大舞台(双月号);2009年03期
4 曹继东;;浅析2006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03期
5 王杰,覃德清,海力波;在学科改造和发展中提高为社会服务的能力——中文学科为民族地区服务的途径和模式探索[J];高教论坛;2005年01期
6 吕屏;王庆仁;彭家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的文化传承研究综述[J];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03期
7 罗树杰;徐杰舜;;公祭:人类学的解读[J];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8 吴效群;杨凤岗;;政府、市场、民间组织关系视野下的公祭[J];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9 李禾;张淑云;武友德;;云南省少数民族节庆活动发展探析[J];昆明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10 孔垂斌;;家庭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思考——以云南省寻甸县六哨乡为个案[J];林区教学;2008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吕屏;传统民艺的文化再生产[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2 黄波;文化认同与社会网络:转型期民间艺术的发展路径[D];上海大学;2008年
3 罗正副;调适与演进:无文字民族文化传承[D];厦门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媛;新疆维吾尔刀郎卡龙调查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2 丁静;长安古乐的传承研究[D];西安音乐学院;2009年
3 任屹立;少数民族语言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8年
4 赵洁;新疆锡伯族弓箭民俗文化考察[D];西北民族大学;2008年
5 赵莹;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仫佬族传统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6 王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主体制度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王爱青;苗族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宋婷婷;四川嘉绒藏区民居建筑技术传承方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肖智慧;土家织锦工艺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雷经国;藏区中小学教师角色塑造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轶峰;;明朝国家祭祀体系的寓意[J];东北师大学报;2006年02期
2 吕虹;;关于建立贵州多元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发展机制的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01期
3 索晓霞;贵州少数民族文化传承方式初探[J];贵州社会科学;1998年02期
4 索晓霞;西部大开发与民族文化传承──以贵州为例[J];贵州社会科学;2000年05期
5 熊锡元;民族意识过程:由“自在”到“自为”[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9年02期
6 淡文节;;还有多少“文化节”在劳民伤财[J];红旗文稿;2003年24期
7 王晓阳,赵之枫;传统乡土聚落的旅游转型[J];建筑学报;2001年09期
8 史朝;文化的传承和断裂——文化领域中的中国老人与儿童[J];民族教育研究;1999年02期
9 《旅游开发与乡村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组 ,过竹,邵志忠;旅游开发与乡村社会发展——南丹甘河白裤瑶新村旅游开发启示录[J];广西民族研究;2003年01期
10 俸代瑜;;从水库移民安置看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以广西红水河梯级电站水库移民安置为例[J];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阮直;;沉默是“狗屎”[J];雨花;2006年05期
2 刘玉麟;爱情山水,此长彼短——试论文化背景对中英诗歌创作题材之影响(上)[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1989年01期
3 李亦闲;古怪的美国地名及其复杂的历史、文化背景[J];英语自学;2003年07期
4 黄嘉毅;文化背景与英语语言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6年S1期
5 ;“文化”丛论[J];文化学刊;2006年01期
6 ;英语谚语[J];阅读与作文(初中版)(英文版);2006年03期
7 张抗抗;写作的建筑意识[J];青年文学;2005年03期
8 傅建美;充分利用教材 挖掘文化背景知识[J];甘肃教育;2005年Z1期
9 张辉松;试论语言强调的功能性[J];韶关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
本文编号:14733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473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