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文学危机与救赎之途——文学血气论纲

发布时间:2018-02-10 04:50

  本文关键词: 文学 文学危机 血气 文学血气 出处:《河南社会科学》2014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由于科技理性的强势僭越、欲望主义的高调统治、审美主义的惯性殖民,我们时代的人和文学出现了巨大的危机。究其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时代的人与文学遗忘了古典教诲中的"血气"。血气使人义愤、英勇无畏、充满正义之感、满怀悲悯之心;而血气之于文学,便是文学血气的批判性、担当性、崇高性与审慎德性。恢复与肯定文学血气是拯救我们时代文学危机的重要途径。
[Abstract]:As a result of the strong transgress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ationality, the high-profile rule of lust, the inertia of aestheticism and the emergence of a great crisis in people and literature of our times, the root cause of the crisis is investigated. People and literature in our time have forgotten the "blood" of classical teachings. Blood makes people angry, brave, righteous, full of compassion, and blood to literature is the critical and responsible nature of literature. Sublimity and prudent virtue. Restoring and affirming literary blood is an important way to save the literary crisis of our times.
【作者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2YJC751046) 河南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支持课题(11153)
【分类号】:I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杏苗;对现代社会合理精神基础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2 赵光旭;;诠释学与华滋华斯的“化身”诗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彭启福;;理解与实践——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一种诠释学反思[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陈天梅;略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幸福观[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彭凤莲;;商业贿赂的社会文化成因及防治对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6 孟凡平;;高师院校培养师范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性及途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7 臧峰宇;;论西方政治哲学的思辨传统[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8 陶艳华;于爱英;;亚里士多德政治伦理实践论[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9 陈恢钦;柏拉图理想主义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10 李佑新;现代性问题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勇;李广斌;;新农村建设下的苏南农村生活世界合理化隐忧——基于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杨明;;“中和”思想的伦理内涵及其现代价值[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3 刘松涛;李建会;;断裂、不确定性与风险——试析科技风险及其伦理规避[A];“科技高速发展对伦理道德底线的冲击及其化解”主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孙烨;;“天”与“神”——从宗教的根源比较中国与古希腊文明[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5 张永缜;;人类面向未来的路向选择:共生时代[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6 尹晶;樊勇;;化学工程主体的责任分析[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7 翟文铖;;从解放政治到生活政治——关于新时期以来小说主题转换的一种趋势[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9.3)[C];2009年

8 赵士发;;生态辩证法与多元现代性的可能——关于生态文明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思考[A];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2010年

9 于海量;;经济伦理视阈中的节约型社会[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10 郭芝叶;文成伟;;我国高校理工科研究生科技伦理观探析[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09《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六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潘新丽;中国传统医德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李雁;新时期文学中的乌托邦精神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乃源;通往自由之路[D];吉林大学;2011年

7 燕燕;梅洛—庞蒂具身性现象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龚培渝;通过对话寻求承认[D];吉林大学;2011年

9 宫瑜;交往理性与道德共识[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闫闯;制度变迁中的象征秩序[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娟;论公务员的自我实现[D];湘潭大学;2010年

2 张艳;教育改革背景下初中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薛红亮;和谐社会人的发展的主体性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冷兰兰;儒家之“勇”的伦理意蕴[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5 唐静;“大众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孙振华;网络语境下自然人格的法律扩展[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7 鲁东海;电视新闻伦理的道德冲突与救治[D];南昌大学;2010年

8 叶济君;基于权力制约的行政伦理制度化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9 张倩倩;罗尔斯“正义稳定性”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方美红;城乡差别视角中农村籍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996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4996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f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