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理论与解构主义的阅读差异
本文关键词: 接受理论 解构主义 阅读理论 出处:《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接受理论与解构主义的阅读理论构成了西方20世纪后期文学理论中一次鲜明的理论转向。在这一理论转向中,读者这一以往备受忽视的要素一跃成为文学四要素中的主导因素,从而掀起了阅读理论中的一场读者革命。虽然,接受理论与解构主义在阅读理论中有许多共性,但是,其差异亦同样明显,具体展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接受理论将作者看作读者阅读的合作者,而解构主义的阅读则绝然地否定作者的存在;第二,接受理论强调阅读作品是要体现读者的创造性并最终确认一种意义,而解构主义则把阅读看作是读者解构文本符码的能指游戏;第三,接受理论十分强调阅读的历史语境,而解构主义的阅读理论则表现出一种超历史语境与反人文性的游戏姿态。这三组差异的比较,揭示了接受理论与解构主义是两种不同范式的阅读理论。
[Abstract]:The reception theory and the deconstructionist reading theory constitute a clear theoretical turn in the western literature theory in the late 20th century. In this theoretical turn, the reader, a neglected element in the past, has become the dominant factor in the four elements of literature. This set off a reader revolution in reading theory. Although reception theory and deconstruction theory have many commonalities in reading theory, the differences are also obvious in three aspects: first, The reception theory regards the author as the collaborator of the reader's reading, while the deconstructionist reading absolutely negates the author's existence. Secondly, the reception theory emphasizes that the reading works are meant to embody the reader's creativity and ultimately confirm a kind of meaning. Deconstructionism regards reading as a signifier game for readers to deconstruct text codes. Thirdly, reception theory emphasizes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reading. On the other hand, the deconstruction theory of reading shows a cross-historical context and anti-humanism game posture. The comparison of the three sets of differences reveals that reception theory and deconstruction are two kinds of reading theories of different paradigms.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罗兰·巴特,杨扬;从作品到文本[J];文艺理论研究;1988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甜甜;;论《聊斋志异》的“戏言生事”叙述模式[J];蒲松龄研究;2008年04期
2 肖翠云;;中国语言学批评三十年[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何旺生;;郭绍虞的中国诗学语言批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王国英;何江胜;;论《夜色温柔》中的陌生化表现手法[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5 江守义;;叙事批评的发生与发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6 王敏;;解构主义误读理论的发展历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桑火尧;;笔墨混沌与自性观照——余任天绘画语言的哲学思辨[J];书画世界;2009年01期
8 侯晶晶;《推销员之死》一剧魅力探幽——对人性的深切关注[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9 徐越;;父父子子——80—90年代初文学作品中的父与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9期
10 蒋洪耀;;从观众期待视野看“红楼”选秀[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陈亮;;从非诗的角度抵达诗——《0档案》述评[A];现当代诗歌:中韩学者对话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柏兰;;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及其限度[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2008年翻译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汇编[C];2008年
3 吴文虎;黄桂萍;;草根文化浪潮里的声像本质——播客社会文本的意义解读[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周晓秋;;浅谈《新诗戏剧化》和英美新批评的影响[A];袁可嘉诗歌创作与诗歌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延文;世纪之交的诗歌传播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琴;审美自律性的历史考察与反思[D];复旦大学;2009年
3 林佩璇;《圣经》典故研究:价值与缺失[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4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5 文浩;接受美学在中国文艺学中的“旅行”:整体行程与两大问题[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贺彩虹;笑的解码[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孙为;交互式媒体叙事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8 周羽;清末民初汉译小说名著与中国文学现代转型[D];上海大学;2010年
9 冯军;论外宣翻译中语义与风格的趋同及筛选机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崔莹;后现代音乐及其美学问题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学艳;对现代文阅读教学中过度阐释的思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战晓微;论《哈里·波特》中的二元对立[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兰莉丽;茨威格传记作品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宝娜;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学存在[D];河北大学;2009年
5 何东明;文本视域之当代西方建筑差异性探讨[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6 唐江婷;从道德缺失到道德重建[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肖磊;论别林斯基的文学批评[D];河北大学;2009年
8 黄亚妮;回归自身与走向自觉的文学批评[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郑海婷;大形式:形式—手法—功能[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甜;铁凝小说语言符号的修辞阐释[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庆华;;“生”与“死”的荣耀——解构主义视域中的译者[J];考试周刊;2007年04期
2 王敬民;;表征变异:解构主义文论的美国化[J];求索;2007年08期
3 常秀芝;;论解构批评对形式主义文论的发展[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4 申屠云峰;;作为重复的阅读[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5 覃长林;;“接受理论”在语文教学中[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1年08期
6 马立;是谁迷失在太阳里?——从接受理论角度重读《太阳照样升起》[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7 叶塑;;从接受理论角度看待广告翻译[J];现代交际;2009年11期
8 杨义德;;从“视野融合”的角度谈数字习语的翻译[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9 张小元;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反叛——解构主义文学批评一瞥[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10 程至的;关于解构的一些问题[J];美术;1996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耕;;德里达:从解构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解读《马克思的幽灵》[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第二辑)[C];2001年
2 张传彪;;对汉字语境下后现代解构主义的思考[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霍跃红;;回归翻译伦理:译者应树立正确的荣辱观[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闫文芳;;解构主义建筑与我国和谐社会相悖[A];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谭晓丽;;韦努蒂的解构翻译思想新探[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6 谭晓丽;;差异与延续——论译者和原作者的关系[A];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邓庆坦;;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当代建筑创作[A];2005年度山东建筑学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8 李闻歆;王继成;;解构·生活·角色——现代玩偶设计[A];Proceedings of the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Volume 1/2)[C];2007年
9 高飞;廉毅;;谈解构主义与工业设计[A];2005年工业设计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5年
10 涂兵兰;;翻译文学的俗化与消费接受[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章海霞 综合;解构主义与建筑[N];中华建筑报;2009年
2 杨一帆;韦努蒂解构主义的异化翻译策略及在中西语境下的两种文化立场[N];中华读书报;2010年
3 程一聪 整理;解构,,通向更幽深的世界[N];社会科学报;2008年
4 ;上海研讨“耶鲁解构主义批评学派”[N];文学报;2008年
5 高立海、李大权;不以心得多少论英雄[N];中国国防报;2000年
6 ;非中心在中心的废墟上生长[N];中国房地产报;2005年
7 阿庄;扎哈·哈迪德:建筑解构主义大师[N];中国妇女报;2004年
8 詹斌;解构的欢愉[N];青海日报;2003年
9 梁晓声;论大学[N];光明日报;2006年
10 陈众议;向着重构的整合[N];中华读书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玉兰;解构主义视阈下的文化翻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覃世艳;后现代主义解释学批判[D];苏州大学;2006年
3 王敬民;乔纳森·卡勒诗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萨晓丽;论威廉·S·巴勒斯文本中的反控制和意识的拓展[D];厦门大学;2007年
5 谌晓明;符指、播散与颠覆:福克纳的“斯诺普斯三部曲”之解构主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李素艳;从宏观政治到微观政治[D];吉林大学;2008年
7 边利丰;隐逸诗人的历史影像—陶渊明经典化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封一函;结构与解构:从乔姆斯基到韦努蒂[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9 吴建设;乔纳森·卡勒:解读理论多元时代[D];清华大学;2009年
10 郭艳娟;阅读的伦理:希利斯·米勒批评理论探幽[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珏;从诗歌翻译看译者主体性[D];河海大学;2007年
2 胡素平;从解构主义角度论英文电影片名改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3 高璐夷;解构主义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与《论语》翻译[D];厦门大学;2008年
4 刘亚杰;论寒山诗在美国的接受与影响[D];河南大学;2007年
5 邓海涛;从接受理论的视角看翻译过程中的译者[D];沈阳师范大学;2007年
6 徐玉娟;接受理论与文学翻译的再创造[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汪保忠;接受理论与当代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静;论接受理论及其在习语翻译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6年
9 殷文;解构主义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D];青岛大学;2007年
10 谢晓禅;从接受理论的角度看古诗翻译标准的多元性[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5071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507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