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写作与翻译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 翻译过程 写作 外语教学 语言活动 译者 思维内容 表达 语言形式 大学英语 高级技能 出处:《小说评论》2010年S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一、前言在外语教学中,一直把"听、说、读、写、译"当作几项基本技能来抓,其中的"听、说、读"为基础技能,而"写"和"译"是高级技能。之所以高级,是因为"写"和"译"包含
[Abstract]:First,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the foreword has always regarded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writing and translating" as several basic skills, in which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re the basic skills, while "writing" and "translation" are advanced skills. Because "write" and "translate" contain
【作者单位】: 邢台学院外语系;邯郸学院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I046;H05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任芝芹;;论双语写作与翻译[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年08期
2 庞常青;李莉;;试论英汉翻译与写作捆绑式研究与教学[J];职业;2008年2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关丽娜;从语用前提对称看等值翻译[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乐金声;通过喻体对照探讨英汉比喻互译的途径[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3 程永生;描写与交际——我国现代翻译理论研究的两大主题[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4 杨京宁,王琪;汉语新词新语词源探析及英译[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5 杨鹏飞;词汇的民族色彩与翻译[J];安徽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6 栾晓虹;文化词语及其翻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7 黄先进;深刻领会《基本要求》,扎实提高英语应用能力[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8 陈书菁;浅析英汉否定结构的差异及其翻译[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Z1期
9 孙净丽;;试论英语谚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10 万莲;徐敏;张静;;关于英汉习语翻译的几点策略[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熊辉;;简论郭沫若的“风韵译”观念及其历史意义——兼论20世纪中国翻译标准理论的演进[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2 吴玲娟;;《新牛津英汉双解大词典》成语翻译评论[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易明华;;翻译中的意图观[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维波;;“少数民族”一词英译探讨[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杨戈;任志起;;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教学的缺失与及改进[A];译学辞典与翻译研究——第四届全国翻译学辞典与翻译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郑声滔;;从英汉句法差异看并列法翻译英语定语从句[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郑琳;;习语翻译中文化缺省的补偿[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黄金德;;浅谈汉译英中的重复指称及其处理方法[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9 陈媚媚;;汉英民族思维差异与句子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10 高军;;隐喻与英语学习词典中一词多义词汇的释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焦晴;从顺应论角度看双关广告语的翻译[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朱莹;旅游宣传手册翻译中的隐喻、转喻及其表达力[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琳琳;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在政治语篇中英翻译中的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杨巧蕊;唐诗英译翻译批评现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陆子晋;论文学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沈纯洁;论文化的可译性《红楼梦》专有名词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周良谦;陪同口译中文化差异引起的交流障碍及应对策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张一帆;从功能对等理论看中西翻译思维差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雷宇;“美即是真,真即是美”[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高多;英语新闻评论的特点与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君魁 ,岳可观;翻译的实质——翻译教学研究(三)[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2 秦文华;;汉英翻译教学中的英文思维与英文写作意识培养[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玉琢;田秀峰;;从认知的角度谈语言内容的可译性[J];成功(教育);2007年07期
2 尤佳;;英汉思维差异及其翻译[J];管理观察;2008年11期
3 尤佳;;英汉思维差异及其翻译[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24期
4 付陆荣;;浅谈功能语言学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2011年S3期
5 梅f3;;体育期刊英文摘要写作与翻译剖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9年05期
6 易明华;;翻译中的意图辨析[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7 周卿;;语境分析与英汉翻译[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01期
8 严叶璐;;中西方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刘傲冬;谈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作用[J];社会科学家;2004年01期
10 王芳;;译者翻译心理过程初探——基于Bell翻译过程模式的思考[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德禄;;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启示[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赵咏梅;;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的研究[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管博;;基于网络的外语教学中的互动—理论与实践[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管博;丁明芳;;基于网络的外语教学中的互动——理论与实践[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5 程东元;沈彩芬;;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外语教学特征及其原则[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李吉莲;;外语教学与学生参与意识[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7 黄怡红;;PowerPoint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8 杨荫;;实施开放式外语教学的四要素[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9 曲志菊;张淑丽;;WINDOWS环境下考试分析系统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10 王晓红;;如何根据新世纪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组织外语教学[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于新超;是为老百姓写作 还是作为老百姓写作[N];北京日报;2001年
2 天远;写作与文字游戏[N];中国妇女报;2002年
3 朱学勤;健康的写作,来自健康的生活[N];文汇报;2002年
4 方在庆(清华大学) 约翰·格里宾;我为我自己写作[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5 周边;网络时代的写作[N];中国妇女报;2001年
6 孟繁华;写作:重返传统[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7 丁念保;作家应是“写作困难”的人[N];中华读书报;2001年
8 杨嘉桥;中国作家“用脚写作”[N];联合时报;2000年
9 崔俊颖;现代意识下的城市化写作[N];辽宁日报;2000年
10 祝勇;理想主义者的写作[N];中国文化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雅峰;译者的适应与选择:外宣翻译过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2 谢军;霍克斯英译《红楼梦》细节化的认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潘卫民;全球化语境下的译者素养[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宋志平;选择与顺应[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滕梅;1919年以来的中国翻译政策问题初探[D];复旦大学;2008年
6 李占喜;翻译过程的关联—顺应研究—文化意象处理举隅[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7 刘雪芹;《论语》英译语境化探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尚宏;不同译者思维过程与职业能力的实证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马冬虹;外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0 戴忠信;外语言语交际能力形成过程:个体体验理论视角[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岚;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地位[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吕文迎;不同翻译水平的译者翻译过程之多重个案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张凌;图式理论在翻译过程中的实现[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凤;从语境视角看翻译[D];四川大学;2005年
5 张萌;阐释学观照下的翻译过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周亚楠;互文性在汉英翻译中的实现[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7 杜翼;翻译过程的整合模式及其在法律文本时间概念翻译中的应用[D];西南大学;2006年
8 赵耀;品牌名称翻译中的文化顺应[D];湘潭大学;2006年
9 陈超;基于图式理论的翻译过程中意义转换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朱明霓;奇幻性在翻译中的体现[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5297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529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