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艺术的审美评价
本文关键词: 新媒体 艺术批评 审美评价 艺术训练 艺术作品 受众 艺术创作 传统艺术 精神传统 科学技术 出处:《中国美术馆》2009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艺术评论》2009年第7期新媒体艺术批评顾名思义,是建立在对新媒体艺术这一对象分析上的艺术批评,对新媒体艺术作品以及新媒体艺术现象等给出客观的鉴别、评价、界论,使受众更客观地接受新媒体艺术作品的"美感"。但值得注意的是,新媒体艺术严格说来并不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它背离了传统学院派艺术的创作标准,转而崇尚用科学技术和新媒体设计出来的新形
[Abstract]:On 2009, the 7th issue of the New Media Art criticism, as its name implies, is an art criticism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object of New Media Art, and gives an objective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new media art works and the new media art phenomena. The theory of the world makes the audience more objectively accept the "aesthetic feeling" of the new media works of art. However, it is worth noting that the new media art is not, strictly speaking, an art in the traditional sense, and it deviates from the creative standard of the traditional academic-school art. Instead of advocating new forms designed wi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new media
【分类号】:J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永亮;;新媒体艺术的审美评价[J];艺术评论;2009年07期
2 许静涛;;新媒体与当代艺术:一个关于文化转向的话题[J];中国美术馆;2010年12期
3 山岭;;中国与欧洲新媒体艺术教育的比较[J];美术观察;2005年10期
4 白雪竹;;再释数字化语境下的新媒体[J];美术大观;2009年10期
5 史伟娜;;新媒体艺术研究[J];美与时代(上);2010年12期
6 吴迎君;;“无暇之人”——数字网络新媒体语境中的主体建构逻辑省思[J];电视研究;2011年04期
7 吕超;;新媒体:找出一个更好的农业传播盈利模式[J];青春岁月;2011年18期
8 刘雨睛;;新媒体投资暖风渐吹[J];电视研究;2006年02期
9 葛红兵;;新媒体与新世纪文学的四种趋向[J];上海文学;2008年06期
10 罗屿;;科技制造艺术王国[J];新世纪周刊;2008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峰;杨春霞;;网络新媒体与都市文化[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前言[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3分会场新媒体与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赵文君;;新媒体发展与传统媒体变迁趋势研究[A];快门,,为构建和谐社会奏响——第十一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闵友钢;蒋慧钧;;抓住“技”遇 融合共存——面对异军突起的新媒体节目开发的思考[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五届一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下篇)[C];2009年
5 曹三省;王群;许志强;;三网融合背景下的新媒体服务及其趋势分析[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五届二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上篇)[C];2010年
6 于春生;;市民新闻与公民媒介素养[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周笑;;新媒体:重塑媒介产业结构的力量[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8 宋磊;;基于手机媒体特征的手机动画新观念[A];首届中国传媒经济学博士生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张志远;韩志国;;浅议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A];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五届一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上篇)[C];2009年
10 赵晓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网络时代,呼唤突发事件报道步入转型期[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33分会场新媒体与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许鹏;建构新媒体节目的策划理念[N];中国文化报;2006年
2 钱德拉;新媒体与商业伦理[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3 顾瑾邋通讯员 金小炬;杭州电信倾力打造“114新媒体平台”[N];人民邮电;2007年
4 本报记者 刘洋 黄娜;招标无忧 央视“笼络”新媒体[N];财经时报;2006年
5 刘洋;百货业富豪投奔新媒体[N];财经时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张楠;创意产业需要复合型创意人才[N];工人日报;2006年
7 郑伟 (作者系北大方正电子副总裁);全民阅读终端将无所不在[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8 管宁;市场为用 责任为体[N];中国医药报;2007年
9 崔益千;对构建互动娱乐新媒体的一点看法[N];计算机世界;2007年
10 袁雪;“中国转播商要作出更大贡献”[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虎;中国手机电视发展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韩巍;新媒体背景下的政治整合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3 胡震;傅雷艺术批评思想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4 汪军;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批评[D];东南大学;2005年
5 高红波;农村受众的使用、需求与IPTV发展[D];上海大学;2011年
6 陈亚民;罗杰·弗莱形式—文化的艺术批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汤莉萍;视听媒体新变革[D];四川大学;2007年
8 夏源;新媒体政府规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9 郭峰;当代中国艺术市场及其互联网经营模式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10 范帆;奥运会媒体服务的历史演变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青;受众本位理念下的城市交通移动电视媒体经营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2 丁志雯;新媒体时代有线电视媒体的发展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3 厉恒;企业危机公关的媒体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吕s
本文编号:15297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529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