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毛泽东文艺思想中“平民”理念的当代诠释

发布时间:2018-02-25 08:45

  本文关键词: 毛泽东 文艺思想 平民文学 理念 诠释 人民本位 知识分子 服务对象 为人民服务 平民意识 出处:《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深层理念包括两个主要层面:一是民本理念,二是平民理念。以民为本是基本立足点;以平民为重心是根本着眼点。可称之为以"平民"理念为基础的民本文艺思想。在解放以来长期的社会实践和文艺实践过程中,呈现出两种阶段性明显的偏向:一是人民本位向平民本位的位移,造成人民本位的虚位;二是平民本位向人民本位的回归,出现了平民基础的淡化。今天"平民"的界定:一是从社会的经济、政治地位来进行定位:二是从平民立场、平民意识和平民作风来界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艺的服务方向仍然必须坚持人民本位和平民基础。
[Abstract]:Deep idea of Mao Zedong's literary theory includes two main aspects: one is the people of this concept, two civilian concept. People oriented is the basic foothold; civilians focus is the fundamental focus. Can be called a "civilian"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the literary thought and literary practice in the social practice. During the long period since the liberation, showing a bias of two distinct stages: one is the displacement of people standard to civilian standard, caused the people based virtual; two is to return to civilian standard's standard, the desalination civilians foundation. Today "civilian" defined: one is from the social economy the political status, to locate: two from the civilian position of civilian consciousness and civilian style defin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arket economy, the service direction still must adhere to people oriented and civilians.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A841;I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黄曼君;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现代性特征[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张孝评;论毛泽东文艺思想以人民为本位的中国特色[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立夫;中国哲学的“有”“无”范畴及其演变[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叶昌友;毛泽东晚年对“三大主义”的认识偏差与“文化大革命”的发动[J];安徽史学;2005年06期

3 刘国华;毛泽东中西文化观探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4 齐卫平;五四时期的文化变革与中国先进文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 方晓珍;五四时期陈独秀伦理思想探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6 李衍增;;还一个真实的陈独秀[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石文玉;毛泽东妇女观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8 杨河;五四时期毛泽东的思想倾向及其转变过程[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宇文利;邓小平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张利;对出席中共“一大”代表的几个判断[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侯且岸;;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论析[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方诗铭;刘修明;;“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坚持我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开拓者郭沫若的正确道路[A];郭沫若研究第一辑[C];1985年

3 王兴国;;论毛泽东在思想上的创新[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胡玉伟;;历史的想象与建构——中国当代文学中的“长征”书写[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5 周波;;应重视毛泽东文艺思想元问题的研究[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6 王少青;;毛泽东诗歌创作理论与实践[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7 林建煌;;也谈文艺的工农兵方向[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8 唐德中;;论孙中山的青年观[A];孙中山与中华民族精神论文专辑[C];2003年

9 李庆刚;;论早年周恩来的现代化意识[A];中国现代化与西部大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10 王广;;“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考察与理论省思[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植传;毛泽东多党合作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蔡道通;毛泽东刑法哲学思想论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周志军;历史丛林中的路标[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朱修国;毛泽东党内矛盾和党内斗争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5 刘淑阶;毛泽东党的领导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6 黄保红;毛泽东战略思维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7 孙成武;中国共产党与20世纪中国文化的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李庚靖;毛泽东干部教育思想新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李桂梅;冲突与融合[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米华;早年毛泽东国民性改造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葛刚岩;论《史记》人物形象的崇高美及其形成原因[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2 彭小舟;曾国藩与近代湖湘文化[D];河北大学;2001年

3 向运平;沉沦的体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4 冯圣兵;陕甘宁边区灾荒研究(1937—1947)[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张亚宁;论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6 祝全永;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治国方略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鲍雪松;论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观[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8 翟红芬;张闻天的文化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王戎;毛泽东廉政思想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王正宇;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蔡昌瑞;论蔡和森的历史功绩[J];求是学刊;1980年02期

2 王永昌;《学习毛泽东》浅析[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0年01期

3 周子信;中国共产党创立的历史史实[J];江淮论坛;1980年05期

4 胡石友;谈谈刑罚的宽与严[J];人民司法;1980年05期

5 何一成 ,方小年;“和平民主新阶段”浅议[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年01期

6 罗绍志,宁丹阳,何鹄志;蔡和森同志在留法勤工俭学中的贡献[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年01期

7 赵光白;蔡和森的建党思想和建党活动[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年04期

8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民革命军、工农红军、八路军、新四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表[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9 张宝坤;“双百"方针与文艺繁荣[J];社会科学辑刊;1980年06期

10 刘培卿 ,吕伟俊;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王烬美[J];东岳论丛;198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永铿;;走质量效益型发展的道路[A];中国造纸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2 田培松;毛豫京;;统一战线在淮海战役中的作用及影响[A];淮海战役新论——纪念淮海战役暨徐州解放5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3 李鲁;;简析淮海战役中何、张起义及其作用与影响[A];淮海战役新论——纪念淮海战役暨徐州解放5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4 陈广相;;毛泽东的卓越指挥与淮海战役的巨大胜利[A];淮海战役新论——纪念淮海战役暨徐州解放5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5 奚纪荣;吴张祥;;毛泽东的战略决战思想指导淮海战役取得伟大胜利[A];淮海战役新论——纪念淮海战役暨徐州解放5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6 庄从勇;;毛泽东对淮海战役的战略指导[A];淮海战役新论——纪念淮海战役暨徐州解放5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7 李孝民;;周恩来与淮海战役[A];淮海战役新论——纪念淮海战役暨徐州解放5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8 张梅玲;徐苗青;;粟裕在淮海战役中的三次重要建议[A];淮海战役新论——纪念淮海战役暨徐州解放5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9 胡明华;;试论粟裕与“淮海战役设想的最初蓝图”[A];淮海战役新论——纪念淮海战役暨徐州解放5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10 陈海云;;淮海战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胜利[A];淮海战役新论——纪念淮海战役暨徐州解放5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铸造国民新的灵魂[N];北京日报;2000年

2 毛卫平;社会转型的哲学先导[N];北京日报;2000年

3 尤元文;究竟什么是决策的科学态度[N];北京日报;2000年

4 刘东升;全国首次毛泽东像章及毛泽东文化艺术藏品专场拍卖会举办[N];北京日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李乔 伍义林;谈延安整风的几个热点问题[N];北京日报;2000年

6 郑必坚;党的先进性与党性的关系[N];北京日报;2000年

7 晓荣;毛泽东像章[N];北京日报;2000年

8 李际均;朝鲜战争的珍贵纪实[N];中国财经报;2000年

9 白云覃;真实再现毛泽东[N];中国财经报;2000年

10 李建力;得其形而传其神[N];中国财经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正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赵晓岚;姜夔与南宋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曹铁汉;毛泽东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4 周敬青;关于林彪集团问题的再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5 周燕芬;执守·反拨·超越[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叶启良;论七月派小说创作[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姚植传;毛泽东多党合作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8 王建华;中国共产党干部队伍建设的历史考察与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9 蔡道通;毛泽东刑法哲学思想论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10 徐正英;先秦文学思想考论[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刚;毛泽东、邓小平的农业发展思想与中国农业跨世纪发展的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韦继辉;邓小平农业现代化思想与农业跨世纪发展战略[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李军;1958年的《人民文学》[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4 黎荔;歌德《浮士德》与郭沫若的历史悲剧[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5 董昭鹏;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国共合作的基本立场[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6 李方松;浅论胡风文艺思想的渊源与精髓[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7 贾国强;实事求是中介的三重向度[D];郑州大学;2000年

8 严开旺;论周恩来的行政管理风格[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9 李莉;毛泽东与邓小平赶超战略思想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10 陈兴华;论新时期的反腐败斗争[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15337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5337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2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