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李贽美学思想渐进历程及其渊源多元化探秘——兼论泰州学派审美哲学思想成因及其三次大跨越

发布时间:2018-02-27 04:34

  本文关键词: 泰州学派 李贽 美学思想体系 审美哲学 大跨越 童心说 哲学思想 自然人性论 平民主义 多元化 出处:《小说评论》2009年S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作为泰州学派文艺美学思想的杰出传人,李贽深受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身本论"的审美哲学思想的熏陶和影响,泰州学派的平民主义生活美学理论体系,为李贽"童心说"美学思想准备了强有力的哲学基因,构筑了坚定的理论基础。众所周知,泰州学派文艺
[Abstract]:As an outstanding descendant of the literary and artistic aesthetics of Taizhou School, Li Zhi was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aesthetic philosophy thought of Wang Gen, the founder of Taizhou School, and the aesthetic system of populist life aesthetics of Taizhou School. It has prepared a strong philosophical gene for Li Zhi's aesthetic thought of "children-heart theory" and constructed a firm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s we all know, Taizhou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Art
【作者单位】: 江苏省泰州历史文化研究所;
【分类号】:I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新华;叛逆的“童心”:从王阳明到李贽的思想轨迹[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和向朝;泰州学派与中国通俗文学的繁荣─—兼论李贽的“异端”学说[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3 张学智;对泰州学派的研究亟待加强[J];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01期

4 刘振华;泰州学派的人学启蒙思想[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5 季芳桐;参与与限制——以泰州学派为考察点[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6 孟昭燕;读李贽《童心说》[J];华夏文化;1999年03期

7 季芳桐;论泰州学派的性质、分化和消亡[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8 郭预衡;李贽和21世纪[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唐丽娟;从“童心说”看李贽的美学思想[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10 白秀芳;李贽研究在美国及欧洲[J];闽江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群;;泰州学派“修身之本”之学的逻辑发展及其思想史意义(提要)[A];第十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2 孙杰;;论“童心说”与个性教育——李贽个性教育思想研究[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3 孔军;;泰州学派性习论初探[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4 李祝舜;;李侗哲学思想初探[A];朱熹与闽学渊源——“延平四贤”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5 汤国安;;论“三个代表”的哲学思想是我们时代最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A];江苏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2年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林炊利;;教化欲望的悲剧——李贽的教育话语抗争[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7 张颖超;;论李贽的人际关系思想[A];第八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8 胡海波;;中国哲学的个性与当代中国的哲学思想[A];中国哲学史学会2004年年会暨中国传统哲学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黄建荣;;汤显祖致力教育的主要原因[A];江西省抚州市社科联论文集(2002-2003)教育文化类[C];2003年

10 范绍富;;浅论病理教学中哲学思想的运用[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专教育委员会第七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汝云;伟大的回族哲学家李贽[N];云南政协报;2004年

2 梁苑;走进李贽思想历程[N];社会科学报;2005年

3 张文珍;追求“自我”的李贽[N];学习时报;2004年

4 石刚;中国早期思想启蒙三步曲[N];吉林日报;2003年

5 祁志祥;探寻李贽的思想轨迹[N];中华读书报;2005年

6 范曾;童心论[N];文汇报;2008年

7 向明;李贽在姚安的自警联[N];云南日报;2001年

8 沈一民;利玛窦和李贽[N];中华读书报;2002年

9 王恩重;李贽思想研究的深化[N];光明日报;2005年

10 王承丹;公安三袁对李贽的矛盾态度及其原因[N];光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建平;李贽思想演变史[D];复旦大学;2003年

2 张路园;王艮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郑信平;天师道哲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赵高煜;大跨越高压输电线路分裂导线覆冰舞动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王红梅;许筠论略[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王进进;宗白华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5年

7 鲍世斌;明代王学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孔明安;仿真与技术[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郑洪晓;王龙溪心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刘一虹;明清时期的中国伊斯兰哲学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继玺;李贽教育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刘桂荣;李贽个体哲学的生存论解读[D];河北大学;2003年

3 冯祺;泰州学派对明末清初绘画思想的影响[D];湖南大学;2005年

4 高峰;李贽人生简论[D];湖南大学;2002年

5 陈卫华;李贽家庭观评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美香;试论李贽人物史评思想的原儒情结[D];湖南大学;2005年

7 陈宏;开端与启蒙:李贽的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卢永和;“自然人性论”基础上的文学观[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李旭;李贽“异端”伦理思想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窦传美;论李贽美学思想中的生命意识[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411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5411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0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