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本质主义文艺学教材的可能性
本文关键词: 反本质主义文艺学教材 言说主体 历史化 出处:《学海》2011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长期以来,文艺学教科书隐含着符号权力,并以本质主义倾向的面貌呈现出来。新时期以后,文艺学教材权力维度淡出,知识含义凸现,因而其本质主义倾向遭到了批判。本文主要围绕南帆、王一川和陶东风所编撰的文艺学教材,对其反本质主义的建构方法的得失,进行了批评,并对未来可能的反本质主义的教材,提出了一些初步的构想。
[Abstract]:For a long time, literature and art textbooks have implied symbolic power and presented themselves with the tendency of essentialism. After the new period, the power dimension of literature and art textbooks faded out, and the meaning of knowledge emerged. Therefore, its essentialism tendency has been criticized. 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literature and art textbooks compiled by Nan Fan, Wang Yichuan and Tao Dongfeng, and criticizes the gains and losses of its anti-essentialism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put forward some preliminary ideas to the possible anti-essentialism teaching material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I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支宇;;“反本质主义”文艺学是否可能?——评一种新锐的文艺学话语[J];文艺理论研究;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张兴娟;谈谈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兴”[J];保山师专学报;2005年04期
2 卢衍鹏;王冬梅;;文化研究与文艺学的身份重建[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李迪江;;消费时代的大众审美与高校文学理论教学[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万莲子;;女性主义不能失去价值目标!——论性别审美意识形态的几个主要特征[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1期
5 李中华;;受众意识与雅俗文学的分野[J];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6 刘悦笛;从现代汉语反思文学理论的建构[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李衍柱;范式革命与文艺学转型[J];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02期
8 支宇;;“反本质主义”文艺学是否可能?——评一种新锐的文艺学话语[J];文艺理论研究;2006年06期
9 韩军;从“文学之死”到“理论之死”[J];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敬民;乔纳森·卡勒诗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李明德;当代中国文化语境中的文学期刊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3 伊克巴尔·吐尔逊;二十世纪维吾尔文学批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冯冠军;坚守与超越[D];新疆大学;2006年
5 范国英;茅盾文学奖的文学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杨蓉蓉;学府内外[D];复旦大学;2006年
7 陈卫星;胡应麟小说思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段峰;透明的眼睛:文化视野下的文学翻译主体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李茂叶;人文语言视域下的文学语言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晓雯;范式的转换:转型期大众文学的文化学阐释[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2 赵阳;新时期《文学理论》教材编写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长中;回归文学本位的探索[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蔡洞峰;语言乌托邦与人的自由[D];安徽大学;2005年
5 崔艺花;东西方象征诗论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6 胡涛;20世纪90年代文学批评转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何杨;追求“史”的分量 写“史”意识的灌注[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8 郭春凤;文学主体间性视域中的弱者存在[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邱焕星;“中国现代文学”学科概念的知识考古[D];青岛大学;2007年
10 胡莉芳;游移的“文学性”[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艺学的学科反思[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陶东风;大话文学与消费文化语境中经典的命运[J];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3 陶东风;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J];文学评论;2001年05期
4 支宇;;“反本质主义”文艺学是否可能?——评一种新锐的文艺学话语[J];文艺理论研究;2006年06期
5 陶东风;大众消费文化研究的三种范式及其西方资源——兼答鲁枢元先生[J];文艺争鸣;2004年05期
6 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J];浙江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褚燕;;诗人言诗——中国古代文论言说主体研究[J];长江学术;2007年04期
2 褚燕;;何人言诗:对中国古代文论言说主体的追问[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3 褚燕;;中国古代文论言说主体心理动机分析[J];理论月刊;2007年11期
4 刘思谦;女性文学研究学科建设的理论思考[J];职大学报;2003年01期
5 姚成贺;张辉;;动态·多元·互文——克里斯蒂娃的文本理论[J];学习与探索;2010年03期
6 李会荣;陈昌来;;“与其p,宁可q”格式的逻辑基础及语义内涵[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白秀松;;论《无风之树》中的多角度叙述[J];翠苑;2008年05期
8 杨s,
本文编号:15508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550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