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文本传统和人文批评——从重估浪漫主义运动谈起

发布时间:2018-03-02 01:21

  本文关键词: 文本传统 人文批评 浪漫主义 新批评 出处:《求索》2009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今天的新语境下,重新回顾现代与后现代转型时期出现的重要的浪漫主义重估运动,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哪一种批评理论,都需要借助传统的、经典的文本的阐释和重估来演化出新的理论路数,通过重新回顾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重估浪漫主义运动,是为我们今天的文学批评在新的语境下,通过再审视自己的传统,来进行新的发展。
[Abstract]:In today's new context, looking back at the important Romantic revaluation movements that have emerged during the transition period between modern and post-modern times, we can see that whatever kind of criticism theory, we need to rely on traditional criticism. The interpretation and reappraisal of the classical texts have evolved a new theoretical approach. By reviewing the American Romantic Movement of 1960s, it is for our literary criticism today, in a new context, to re-examine its own tradition. To make new developments.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分类号】:I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童真;;中华传统经典与中国文论话语重建——从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谈起[J];求索;2006年10期

2 康琼;;儒家生态传统与传统的超越[J];求索;2007年12期

3 张旭春;革命·意识·语言——英国浪漫主义研究中的几大主导范式[J];外国文学评论;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春燕;;生活审美化时代的艺术危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沈楠;;从一个诗人的成长看文学与政治的关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李林芳;;现代性悲剧叙事的美学意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4 张佳;;试论文艺的审美律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5 唐智瑶;;论康德“美的艺术”与艺术自律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3期

6 弥沙;李育红;;论当代审美主义文艺思潮的历史文化语境[J];北方论丛;2008年03期

7 党圣元;;新世纪文论转型及其问题域[J];北方论丛;2009年03期

8 张晶;;当代文学艺术中的审美现代性因素[J];北方论丛;2010年02期

9 徐勇;;先锋的“回归”与“日常生活”实践的“胜利”——关于先锋小说及其回归传统的再思考[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9年04期

10 蔡洞峰;;论美育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作用[J];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建永;;沈从文文学理论的审美现代性问题[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尹德辉;;资本·全球化·中国当代艺术[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3 杜吉刚;;反思要素的缺失——中国现代性文论建构中的艾布拉姆斯问题[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4 高字民;;从影像到拟像——由影像本体论的悖论和演变看影视叙事的现代性建构[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5 钱中文;;我国文学理论与美学审美现代性的发动——评梁启超的“新民”、“美术人”思想[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6 尚建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的音乐教学范式转型[A];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杨岚;;新世纪中国审美文化发展的六大趋势[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王晓初;;鲁迅与五四新文化精神[A];言说不尽的鲁迅与五四——鲁迅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建疆;;中国美学:从主义出发还是从形态出发?[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康艳;;当代美学发展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海燕;现代性视野中的陈独秀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张鸿声;文学中的上海想象[D];浙江大学;2006年

3 李清霞;沉溺与超越[D];兰州大学;2006年

4 罗朋;1930年代的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与政治[D];兰州大学;2006年

5 李莉;论现代化进程中的新时期乡族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顾梅珑;审美主义及其在西方19世纪以来文学中的流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琛;图像叙事:当代文化的视觉转向[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8 邓晓成;现代性视域中的大众化诗潮:1917-1949[D];苏州大学;2006年

9 陈晨;现代人文视野中的乡土体验与文学想像[D];山东大学;2006年

10 靳卫红;论中国20世纪绘画范式的转变[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佘颖玲;审美反抗与审美救赎[D];湘潭大学;2010年

2 高岛;论索尔·贝娄短篇小说中的叙事伦理[D];湘潭大学;2010年

3 张同;从布迪厄的惯习、场域理论看网络论坛中网民话语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孟繁中;视觉文化时代的中国审美文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臧晓曦;民族文化的再生与认同—作为文化符号的铜鼓[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卞杰;论钱钟书的“诱”“讹”“化”翻译观[D];江南大学;2010年

7 王芳;试论中国画的线外之“线”[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8 郭艳英;试论《万有引力之虹》的后现代性[D];南昌大学;2010年

9 陈华;“20世纪最后一个浪漫派”——论沈从文的审美现代性思想[D];温州大学;2010年

10 肖利庆;现代性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复仇母题[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顺庆,童真;西方文论话语的“中国化”:“移植”切换还是“嫁接”改良?[J];河北学刊;2004年05期

2 刘冬颖;;国学研究的时代眼力[J];求索;2006年08期

3 徐岩;;论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价值及其局限性[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6年02期

4 张旭春;现代性:浪漫主义研究的新视角[J];国外文学;1999年04期

5 冯天瑜;“元典之树”何以常青[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5年01期

6 栾勋;学人的知识结构与中国古代文论研究[J];文学评论;1997年01期

7 屈雅君;变则通 通则久——“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研讨会综述[J];文学评论;1997年01期

8 曹顺庆,李思屈;再论重建中国文论话语[J];文学评论;1997年04期

9 曹顺庆;文学理论的“他国化”与西方文论的中国化[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张荣翼;;现代性、对话性、异质性——中国当代文论的内在关键词[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爱唐;浪漫主义也遵从“不写丑恶的陈规”吗?——读叶廷芳先生《现实主义有“边”吗?》一文的随想[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6期

2 储诚意;论十九世纪上半叶俄罗斯浪漫主义中篇小说[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3 杨海波;;略论《聊斋志异》的浪漫特质[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4 王诗群;艺术的真实性——永恒的话题[J];东方艺术;2005年10期

5 肖岱;;生态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经典之作——大型原创芭蕾舞剧《牡丹仙子》好评如潮[J];绿叶;2005年12期

6 张浩;;柴科夫斯基音乐作品中的俄罗斯新精神哲学[J];艺术教育;2006年02期

7 姜莉霞;;浅析诗人雪莱的革命理想——对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的思想内涵的分析(英文)[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6期

8 李玉春;;浪漫与古典之间——勃拉姆斯的音乐世界[J];电影评介;2006年23期

9 林渝南;苏晟洁;;现代成人神话——田中芳树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1期

10 田春生;;浅析舒曼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J];艺术教育;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红霞;;18-19世纪浪漫主义反科学思潮[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2 戴维·托德·罗伊;晨雨;;从浪漫主义到马列主义1918—1924[A];“郭沫若在日本”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一)[C];1988年

3 黄曼君;;论郭沫若前期浪漫主义艺术表现的特征[A];郭沫若百年诞辰纪念文集[C];1992年

4 朱宝锋;;辜鸿铭翻译活动的多元系统阐释[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5 胡润森;;沫若史剧评价释疑[A];纪念郭沫若逝世十周年研讨会论文集[C];1987年

6 秋吉久纪夫;刘秀媛;;郭沫若的浪漫主义性格[A];“我的郭沫若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7 孙玉石;;美的获得与失落的综合体——关于《女神》审美价值的再认识[A];“郭沫若在日本”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1988年

8 沈奇;;不可或缺的浪漫与梦想——关于新诗与浪漫主义的几点思考[A];新诗与浪漫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张立群;;1980年代新诗的革新与浪漫主义[A];新诗与浪漫主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叶鹏飞;;浪漫主义书风的绝响——傅山书法之意义[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余斌(评论家);深化浪漫主义研究的图谱[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2 杨明明 李昕;俄罗斯浪漫主义的顶峰[N];吉林日报;2001年

3 袁晓明;贫富论争:“浪漫主义”对决“现实主义”[N];东方早报;2007年

4 宏利;环保泰斗坦言应摒弃“绿色浪漫主义”[N];中国石化报;2007年

5 潘恩;浪漫主义的集体死亡[N];中国体育报;2006年

6 陈斌;牛根生 把浪漫进行到底[N];市场报;2006年

7 ;金融机构“走出去” 应告别浪漫主义[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8 杨剑龙;想像力的匮乏与浪漫主义的呼唤[N];文艺报;2003年

9 刘晓明;理想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结合[N];人民政协报;2005年

10 李远强;梦幻的放纵 诗意的提升[N];文艺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铖;构筑想象的城堡[D];吉林大学;2012年

2 夏光武;黑塞作品在美国的接受与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管雪莲;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古典主义思潮[D];厦门大学;2007年

4 李正义;诗意的延续:从浪漫主义到共产主义[D];山东大学;2010年

5 张帆;克里斯塔·沃尔夫对浪漫主义女性思想的现代阐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6 高伟光;英国浪漫主义的乌托邦情结[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7 戴小蛮;“如画”的观念与十九世纪英国水彩风景画[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8 林朝霞;现代性与中国启蒙主义文学思潮[D];厦门大学;2007年

9 宫富;民族想象与国家叙事[D];浙江大学;2004年

10 宗先鸿;卢梭与中国近现代文学[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雷泽兵;感伤的行旅[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谢丽霞;十九世纪欧洲浪漫主义绘画[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3 曹众;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前奏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于进;艰难地泅渡[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徐立峰;德拉克洛瓦与安格尔绘画争鸣的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陈晓园;论W.H.奥登与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合”与“分”[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7 秦旭;论华兹华斯浪漫主义情感美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8 戴琦;论歌剧《埃尔纳尼》中的浪漫主义艺术特色[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9 潘羽辉;转向哪儿?[D];河南大学;2006年

10 孙碧飞;从浪漫到古典[D];厦门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5544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5544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a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