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美学的理论重构——作为“交流”中西的文艺美学家殷国明
本文选题:殷国明 切入点:艺术主体 出处:《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艺术主体性丧失,导致了中国当代文艺理论与批评陷入了双重困局。恢复人们对艺术的终极信仰与艺术思维,肯定人们对生命意识的共通性和艺术主体的生存超越性,是复活有生命感的文艺理论与批评的必然出路。在"文学是人学"的这一理论启发下,殷国明进一步提出了"美来自于艺术主体的生命体悟"的"生命说"美学论断。
[Abstract]:The loss of artistic subjectivity leads to a double dilemma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and criticism. To restore people's ultimate belief in art and artistic thinking, and to affirm the commonality of people's consciousness of life and the transcendence of the existence of art subjects. It is an inevitable way to revive the theory and criticism of literature and art with a sense of life. Inspired by the theory that "literature is the science of man", Yin Guoming further put forward the "life theory" aesthetic judgment that "beauty comes from the life understanding of the subject of art".
【作者单位】: 深圳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0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金海;从意味到存在——现象学美学审美价值观的发展轨迹[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 杨庆祥;;“主体论”与“新时期文学”的建构[J];当代文坛;2007年06期
3 吴立金;一种显像语词的活用──兼论戏剧意象的角色内涵[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8年03期
4 贺国光;;近二十年来文艺心理学研究述评[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8期
5 陈勤建;文艺民俗批评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6 李国华;;坚持理论创新,建设中国文学批评学——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学建设描述[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7 殷国明;由冲突到创新:19~20世纪中国思想史的一条线索[J];河北学刊;2004年01期
8 丁国旗;自然主义同现代主义的不解之缘[J];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9 姚桃娟;鲁迅小说教学的新思维[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10 郑晓;从两性的自我意识解读鲁迅的《伤逝》[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敬山;从“艺术偏至”到“政治偏至”[D];复旦大学;2003年
2 齐成民;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京派批评[D];复旦大学;2003年
3 陈南先;俄苏文学与“十七年中国文学”[D];苏州大学;2004年
4 王林;论田汉的戏剧译介与艺术实践[D];复旦大学;2004年
5 吴文安;文学翻译中的美学效果比较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6 燕良轼;教学的生命视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自芬;小说身体:中国现代性体验的特殊视角[D];四川大学;2005年
8 高金岭;论朱光潜对西方美学的翻译与引进[D];山东大学;2005年
9 张素玫;与巴赫金对话[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秀娟;断裂性问题与新历史主义[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冬;十三种观察史蒂文斯的方式——读解华莱士·史蒂文斯诗歌中的意象和禅意[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张锐;当代中国文论建设的得与失[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3 颜泉发;分流与整合[D];暨南大学;2002年
4 葛秀华;从“西方化”到“中国化”[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5 马嘉;穿越历史时空的诗性智慧[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6 陶湘露;西方文学批语层次学说探幽[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欣霜;走出传统的藩篱——论伍尔夫与陈染创作中的女性意识[D];吉林大学;2004年
8 张丽君;卢卡契的文艺批评理论与实践[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9 敖玉敏;美学现代性遭遇朱光潜[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10 李阳;韦勒克文学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山东大学 马龙潜;论摄影文学的复合艺术结构形态[N];文艺报;2001年
2 本报记者 孙江萍;属于这个时代的图像[N];华夏时报;2002年
3 冯宪光;确立和强化人民主体身份[N];文艺报;2002年
4 贾方舟;大气与灵动[N];中国妇女报;2003年
5 徐振杰;与公众共在[N];文艺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郑玉明;试论黑格尔艺术认识范畴的实践性内涵[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夏秀华;诗意地生存[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苗永波;浅析当代中国公共艺术[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梁宁;网络交互式艺术生产方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樊柯;本雅明艺术审美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5571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5571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