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互文性文本解读的切入点

发布时间:2018-03-05 04:09

  本文选题:互文性理论 切入点:文本解读 出处:《广东教育(综合版)》2012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互文性是一个文本(主文本)与其他任何文本(互文本)在语言、结构、主体、意象等方面存在着引用、模仿、典故、重写、原型等关系,互文性解读就是运用互文性理论通过研究互文本来更准确、更科学地解读主文本,获取文本的意义和内蕴。对文本进行互文性解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入。一、主题互文性主题互文性是指需要我们解读
[Abstract]:Positive intertextuality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text (main text) and any other text (inter text) in terms of language, structure, subject, image, etc., such as citation, imitation, allusions, rewriting, archetypes, etc. Intertextuality interpretation is to use intertextuality theory to interpret the main text more accurately and scientifically by studying the intertextuality theory, so as to obtain the meaning and connotation of the text. The intertextuality interpretation of the text can be made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me intertextuality means that we need to interpret the subject intertextuality
【作者单位】: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
【分类号】:G63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缪佳;吴迪龙;;互文性理论视阙下《锦瑟》的翻译[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2 郭金英;;认知语用视角下的互文性翻译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年08期

3 刘小云;;互文性视阈中文本意义的解读[J];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4 张颖;;互文性理论及其对同本多译现象的影响[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5 张悦;陈惠良;徐蓓;;浅谈文学作品中的互文现象[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4期

6 白莹莹;王硕;;互文性视角下的自译研究——以张爱玲自译《五四遗事》为例[J];黑河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7 王纪红;;电影片名翻译新论:互文式翻译[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王宁;;互文性理论的发展流向[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9 范水平;;李健吾文学批评的“互文性”思想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10 童雅平;;《绿山墙的安妮》和《长袜子皮皮》的互文性解读[J];昆明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胡伟丽;;外显互文性与诗歌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魏晓慧;;互文性翻译理论观照下的中国电影名称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大为;;文本解读中的人格转化[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朱贻庭;;有序—和谐:“和为贵”文本解读[A];《与孔子对话——新世纪全球文明中的儒学》——上海文庙第二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郭玉华;;读“同课异构”让师徒结对走向共生[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6 徐秀军;;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国际合作理论:文本解读与反思[A];国际关系研究:合作理论及争鸣——2008年博士论坛[C];2008年

7 陈付喻;王元方;;提高课外阅读语文能力的关键——有效阅读[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8 周忠敏;张荣军;;变了味的文本拓展[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9 贺春禄;;报纸科技新闻文本的受众解读[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坂井洋史;;记忆·历史·文本——与周立民君商榷[A];细读《随想录》[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把握文本解读三个度[N];潮州日报;2009年

2 江都市国际学校小学部 季祥珍;解读游刃有余 对话多元有界[N];江苏教育报;2009年

3 广东省潮安县金石大寨中学 林金炎;别把文本解读上升为道德强加[N];中国教育报;2009年

4 吕薇洲;侯惠勤:文本解读与学术出新[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5 洪泽县实验小学 李春梅;语文教学中文本解读的问题与对策[N];江苏教育报;2009年

6 兴安;女性与少数族:叶梅小说中双重身份的文本解读[N];中华读书报;2010年

7 小武;《冰心:非文本解读(续)》 出版[N];文艺报;2007年

8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吴晓东 采访整理 本报记者 陈菁霞;都市视野与文本解读[N];中华读书报;2011年

9 记者 吴晓红;苏州教育全景图表与文本解读[N];苏州日报;2005年

10 朱贻庭;有序—和谐:“和为贵”文本解读[N];学习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迪龙;互文性视角下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刘金明;互文性的语篇语言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3 姜怡;基于文本互文性分析计算的典籍翻译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迎春;古法英译话互文[D];苏州大学;2008年

5 戴鸿斌;缪里尔·斯帕克的后现代主义小说艺术[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6 李炜;中国大众文化叙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7 焦亚东;钱钟书文学批评的互文性特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魏薇;小学阅读教学的生活体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孙发友;新闻文本显性状态及其潜在张力[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李丽;《人间词话》辨[D];暨南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琴;《葛特露和克劳狄斯》的互文性解读[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夏菲繁;《狼图腾》英译本的互文性解读[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高翔;公益广告中的互文性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4 王德美;A.S.拜厄特《占有》中的互文性解读[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5 侯斌;汉英翻译中的互文性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6 范李娜;互文性理论在动画片文本中的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7 张二平;图片新闻的互文性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8 李玲玲;互文性理论与文学批评[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绍静;从文本到超文本[D];山东大学;2005年

10 喻红华;广告翻译中的互文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5686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5686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b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