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生活关系再考量
本文选题:中国文学 切入点:生活关系 出处:《小说评论》2009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一在充斥着各种"现代"和"后现代"文化话语的时代,"文学与生活关系"的话题明显显得落伍或者说不合时宜。作家们(尤其是比较年轻的作家)都在用"想象力"、"感受力"之类的词汇来规避"生活",似乎一谈论生活就贬低了他们的天才,就伤害了他们的文学创造能力;
[Abstract]:In an era of "modern" and "post-modern" cultural discourse, the topic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life" is clearly out of date or anachronistic. Writers, especially younger ones, are using it. " The words "imagination", "sensibility" to avoid "life" seem to belittle their genius when they talk about life. They hurt their literary creativity;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分类号】:I0-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周冰心;仿写时代:文本与影像的互文现象以方方、戴来的创作为例[J];文艺争鸣;2004年03期
2 王彬彬;;当代作家的可持续写作问题[J];扬子江评论;2007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厚刚;新感觉派的空间诗学[D];苏州大学;2009年
2 李炜;中国大众文化叙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赵晓芳;视觉文化冲击与浸润下的文学图景[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冯晓艳;跨越时空的文学唱和[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玉永;20世纪中后期海峡两岸现代派小说比较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颖;90年代中后期以来小说写作瓶颈问题的本体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勇力;我们的文学正在死去[J];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05年04期
2 许志英;回顾与前瞻──“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两题[J];江海学刊;1996年05期
3 吴慧颖;中国文学能否出现新世纪的但丁?[J];理论与创作;1994年02期
4 冯骥才;关于『中国文学』的概念[J];文学自由谈;1996年04期
5 谢冕;参与世界的中国文学[J];外国文学评论;1987年04期
6 金易;中国文学火种艰难西行的一条轨迹──张弘著《中国文学在英国》简评[J];中国比较文学;1994年02期
7 陆文夫;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学的骚动[J];当代文坛;1988年04期
8 ;中国文学在南场经济中继续寻找出路[J];国外社会科学;1996年04期
9 唐家龙;;面向世界的中国文学出版社[J];对外大传播;1998年07期
10 陈鲁民;中国文学角逐诺奖的8条理由[J];文学自由谈;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关山;;神话历史化与中国文学品格——兼论神话教学的缺憾[A];第一届全国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科研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2 赵慧;;闻一多关于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与趋势的研究[A];闻一多研究集刊(纪念闻一多诞辰100周年)[C];2004年
3 曹景阳;;当前表演创作与生活关系的感受[A];我的角色与我们的剧团——第六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1997年
4 孟长勇;;对日韩留学生“中国文学”课教学的理论思考[A];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9年
5 李倩;;从《世界丑闻》解析博尔赫斯的“作家”身份[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6 刘淮南;;文学的现实言说与文学性[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7 于润琦;;关于中国现代文学馆“作家文库”[A];国际博物馆协会亚太地区第七次大会中方主题发言及论文文集[C];2002年
8 韦金满;;浅谈李白《古风五十九首》的形式美[A];唐代文学研究(第十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9 章小叶;;浅谈日本文学的超政治性[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10 丁建宁;;简论默多克的《在网下》[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宏甲;中国文学形式发展探究(下)[N];学习时报;2005年
2 残雪;中国文学的夜晚[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贺白丹;最重要的是要问“我是谁”[N];深圳特区报;2005年
4 王宏甲;中国文学形式发展探究(上)[N];学习时报;2005年
5 毛志成;走出“三自”文学[N];文艺报;2007年
6 记者 马璇;30年中国文学学术研讨会开讲[N];深圳特区报;2008年
7 叶隽;期待着“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多元互动[N];中华读书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王坤宁;马丁·瓦尔泽: 中国文学让我的惊叹与日俱增[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9 记者 胡军;“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工程启动[N];文艺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洪柏;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今日的中国文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南先;俄苏文学与“十七年中国文学”[D];苏州大学;2004年
2 张克;颓败线的颤动[D];武汉大学;2005年
3 徐东日;李德懋文学研究——兼与中国文学相比较[D];延边大学;2002年
4 叶辉;复旦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论纲[D];复旦大学;2004年
5 田广文;“群”与“己”的嬗变[D];山东大学;2005年
6 赵杨;中韩近代新小说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周保欣;境遇与策略[D];浙江大学;2004年
8 杜文倩;文化汇流中的抉择与超越[D];山东大学;2006年
9 朱云生;清末民初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D];山东大学;2006年
10 张晚林;徐复观艺术诠释体系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左文;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佛教应对苦难的三种方式[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盛英;网络与作家的出场[D];暨南大学;2004年
3 郑国庆;作家与写作[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4 李红梅;《慵斋丛话》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5 梅启波;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对欧洲的接纳与变异[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俞新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与新时期中国文学建设[D];安徽大学;2004年
7 苏o,
本文编号:16000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600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