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新感觉派比较研究
本文选题:文学流派 切入点:色情文化 出处:《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在世界文学史上,中日两国新感觉派都是其本国较早出现的现代派,对各自文坛乃至世界文坛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但是,由于其追求怪异的表现手法,诉求离经叛道的价值观,脱离本土的文学传统等原因,,长期被排斥在正统文学史研究的视界之外。80年代以来,随着文学观念的变革和文学阐释空间的拓展,中日新感觉派的研究成为学术界的一大“热点”。或是对两国新感觉派的作家和作品作较深入的个案研究;或是对两国新感觉派的总体特征作宏观勾勒、论述。 中国新感觉派受到过日本新感觉派的影响,这已是中日学界公认的事实。但是迄今为止,由于对中国新感觉派接受日本新感觉派影响的曲折性和复杂性了解不够,对中日新感觉派进行比较研究的文章存在着一些偏颇。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考察了日本新感觉派发生、发展及衰落的过程与原因;探讨了刘呐鸥译著《色情文化》对日本新感觉派的介绍及对中国新感觉派其他作家的影响;较细致地分析了中日新感觉派存在的共同点及差异性,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剖析。
[Abstract]:In the history of world literature, both Chinese and Japanese new sensationalists are the modernist schools that appeared earlier in their own countries, which have exerted an inestimable influence on their respective literary circles and even on the world literary world. However, because of their pursuit of strange expression techniques, For reasons such as seeking rebellious values and breaking away from local literary traditions, they have long been exclud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tudy of orthodox literary history. Since the 1980s,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literary concepts and the expansion of the space for literary interpretation, The study of the new sensationalism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has become a hot spot in academic circles. Either a case study of the writers and works of the new sensationalism in the two countries is made, or the overal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sensationalism in the two countries are outlined and discussed in a macroscopical way. Chinese neo-sensationalism has been influenced by Japanese neo-sensationalists, which has been recognized by Chinese and Japanese academicians. But so far, due to in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tortuous and complex nature of Chinese neo-sensationalism 's acceptance of Japanese neo-sensationalism, There are some biases in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new sensualism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On the basis of absorbing the previous research result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process and causes of the emergence, development and decline of the new sensualism in Japan.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introduction of Liu Naogou's translated book "pornographic Culture" to Japanese Neo-sensationalism and its influence on other writers of Neo-sensualism in China, analyzes in detail the common point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Japanese Neo-sensationalism, and analyzes its causes.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I0-0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静;穆时英现代都市小说的意象世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贾玲云;;《五号屠场》的荒诞艺术与主题深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王再兴;赞美与悲悯:茅盾、吴组缃小说人物塑造之比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秦林芳;历史转型期的文化反思——《霜叶红似二月花》思想意蕴新探[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周冰心;京派作家与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古典主义思潮——兼与西方古典主义比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罗德运;除却丑陋 繁荣学术[J];图书与情报;2002年02期
7 黄季英;象征主义与意象主义在中外文坛上的发展与影响[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君羊立;《红字》的象征手法与霍桑的文学观念[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9 季玢,韩廷俊;草木有本心 自有美人折——彭家煌研究述评[J];常熟高专学报;2000年05期
10 林朝霞;;五四文学现实主义的缺席[J];东南学术;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永红;诗筑的远离[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叶启良;论七月派小说创作[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徐文广;中国现代战争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朴姿映;空间的建构与想象[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王宏图;都市叙事中的欲望与意识形态[D];复旦大学;2003年
6 皇甫晓涛;文化复兴与比较文学研究——中国文学的再阐释与现代文化的重构[D];四川大学;2003年
7 徐仲佳;性爱问题:20年代中国小说的现代性阐释[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周海波;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郑坚;五四以来中国文学中的小资产阶级形象溯源[D];复旦大学;2004年
10 郑崇选;镜中之舞[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平;论新感觉派小说对中国小说现代化的贡献[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卫英;论张爱玲小说的陌生化效果[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曲圣琪;根植于传统文化沃土的精神家园——叶广芩小说创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胡滨;30、40年代海派小说与90年代都市小说之比较[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夏禹;论沈从文小说创作的悖论形态[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吴兰;选择·变异——论新感觉派对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接受[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孙志军;历史的中间物——1925—1930年间中国革命小说的描述和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李晓铭;生命·哲思·美——无名氏小说的语言艺术特征[D];延边大学;2001年
9 杨新刚;现代中国都市风情小说的文化学阐释[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王玲宁;从大潮到衰微[D];郑州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6070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607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