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人看日本艺术
本文选题:晚清士人 切入点:日本艺术 出处:《艺术百家》2010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通过对晚清士人关于日本服饰与绘画、日本音乐与舞蹈、日本剧目与演出的记载及归纳,可将中国戏曲以及相应的文化传统进行比较。对晚清人看日本艺术的回顾,也是对中国的日本艺术史论专家和日本戏剧研究专家的一份期待和呼唤。中国人也应像日本人严谨地研究中国那样,分门别类地去深刻细致地认识日本、研究日本。
[Abstract]:Through the record and induction of Japanese dress and painting, Japanese music and dance, Japanese operas and performances by the scholar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we can compare the Chinese opera and the corresponding cultural traditions. It is also an expectation and a call to Chinese experts in Japanese art history and Japanese drama research. The Chinese should study Japan in a profound and meticulous way, just as the Japanese do in their rigorous study of China.
【作者单位】: 中国戏曲学院戏剧文学系;
【基金】:北京市特聘教授、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创新人才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J110.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铭;;《林兰香》的成书年代考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2 李传斌;李鸿章与近代西医[J];安徽史学;2001年03期
3 俞政;严复留英期间的几个问题[J];安徽史学;2004年01期
4 杨波峰;;李鸿章保护华工思想实践[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5 章征科;;洋务运动时期士向知识分子的初步转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6 李磊;沙素芳;;论《琵琶记》的语言[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7 黄海令;;南戏本质我之见——兼与《试论南戏的史诗本质》一文商榷[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9期
8 卢高;戴洁颖;;试论李鸿章的基督教观[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李简;20世纪初期古典戏曲史学的形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10 张建华;李鸿章和维特经济现代化思想比较研究[J];北方论丛;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俞为民;;论宋词与南戏曲调的关系[A];第二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司徒秀英;;宋戏文《乐昌公主破镜重圆》小识[A];第三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丁凤麟;;论郑观应和薛福成思想的“相与呼应”[A];近代中国(第十三辑)[C];2003年
4 吴相洲;;杜诗“沉郁顿挫”风格含义辨析[A];唐代文学研究(第十二辑)[C];2006年
5 柏红秀;;论宴乐之风与中晚唐宫廷音乐的发展[A];乐府与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乐府学(第三辑)[C];2007年
6 王作良;;简论《阳关三叠图谱》的文献学价值[A];中国王维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曹胜高;;中晚唐教坊制度变革与曲子词的兴起[A];第三届乐府歌诗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1年
8 李玫;;《乐府杂录·别乐仪识五音轮二十八调图》的校勘[A];第三届乐府歌诗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1年
9 郝延霖;;论西域散曲家作品的喜剧色彩[A];西域文学论集[C];199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坚;东南亚华侨民族主义发展研究(1912-1928)[D];厦门大学;2002年
2 卢寿荣;李渔戏曲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王晓博;中国近现代后发优势经济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4 郝青云;元杂剧曲文与其明传奇改写本的跨文化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5年
5 张靖;晚清选官制度变革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6 王玉生;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的近代演变[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胡庆龄;吴梅戏剧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王燕飞;《牡丹亭》的传播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5年
9 吴玉伦;清末实业教育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培富;中国近代化学体制化的社会史考察[D];山西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光强;道教曲牌音乐发展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张慧;汤显祖评《花间集》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小玲;容与堂本《水浒传》中李逵形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任心慧;试论李渔商业化“治生”方式对其曲论及剧作的影响[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5 杨飞;万历剧坛传奇创作繁荣原因初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6 黄玲;论近代中国的海外修学旅游[D];湘潭大学;2003年
7 涂平;中国古典悲喜剧美学初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8 陈凤;从天主教徒到改良主义者[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9 林春花;利奥波德二世(1865-1909)与中比关系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10 亓娟莉;《乐府诗集·琴曲歌辞》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阿瑟·C·丹托;王春辰;;作为艺术史家的动物——关于纯真之眼的反思[J];美术文献;2011年02期
2 鲁虹;;虚构的叙事——关于“变异的图像”中国当代油画邀请展[J];艺术.生活;2007年02期
3 ;艺术知世界[J];艺术与投资;2011年08期
4 曹增节;;青史不清,但好自撰史实——进入艺术史的最佳路径是自己写艺术史[J];中国画画刊;2011年03期
5 王昱臣;;格伦·布朗:蚀刻的不止是时间[J];艺术与投资;2011年07期
6 汉斯·贝尔廷;苏伟;;对话《现代主义之后的艺术史》第二部分:艺术史终结了吗?[J];当代艺术与投资;2011年08期
7 席春滨;;返璞归真——视觉传达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1期
8 赵健雄;;没有几百年时间如何能够贸然说某个艺术家在艺术史上的地位之高下?[J];中国画画刊;2011年03期
9 冯鸣阳;;《采薇图》的政治意涵探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1年03期
10 张瑜;;试论古希腊宗教的文化特征[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顺文;;保军企业的文化特征与实践导向[A];军工文化论文集[C];2006年
2 武浩杰;;论工业建筑设计的时代特征[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7卷)[C];2007年
3 吕金娥;;讳饰在古医籍中的应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第十七届医古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陆贵庭;苏萍;;关于句町国名及其他[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5 汝军红;王伟;;墙:一个传统建筑文本的当代传承、转化与表述[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6 施怀德;;本土性文化特征在地方历史文化陈列展览中的体现和运用[A];浙江省博物馆学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2年
7 李普文;;艺术史编纂论纲[A];“特殊与一般——美术史论中的个案与问题”第五届全国高校美术史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孙建刚;冯小红;;“冀州帮”及其商业文化特征述论[A];燕赵历史文化研究之三·冀州历史文化论丛[C];2009年
9 蒋立辉;赵春晖;;基于多级非线性加权平均中值滤波算法的散斑噪声抑制[A];现代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进展——2003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俞丽伟;;《说文解字》所见中国古代城市的文化特征[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范达明;当代西方“新艺术史”研究的最新成果[N];美术报;2004年
2 记者 丁杨;译林社为普通读者新译《剑桥艺术史》[N];中华读书报;2009年
3 丁宁;《艺术与观念》:开卷有益的艺术史教本[N];中华读书报;2009年
4 盛葳;艺术史叙事的“绑架”与“拯救”[N];中国文化报;2009年
5 何桂彦;艺术史写作中的方法论差异[N];中国文化报;2009年
6 黄晓峰;汪悦进谈当代艺术史研究的新动向[N];东方早报;2010年
7 南方日报记者 雷雨 谢苗枫 实习生 周豫 通讯员 黄晓璞;天籁之声震撼日本艺术之都[N];南方日报;2010年
8 尹吉男;没有问题的艺术史是否成立[N];中华读书报;2000年
9 邓平祥;反思和分析的中国断代艺术史[N];中华读书报;2003年
10 黑妹;《雷霆玫瑰》:续写“空政”光荣艺术史[N];中国文化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克;理性的图像[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2 徐斌;格萨尔史诗图像及其文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3 齐鹏;女性主义如何干预艺术史[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4 丁亚雷;作为精神史的艺术史[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5 於梅;广西宁明花山岩画图像的造型[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陈昱成;中国苗族文化的民族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7 尹笑非;民众生活理想的视觉展演[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宋立民;春秋战国时期室内空间形态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9 郭景华;观看之道:作为精神史的艺术史[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赵岩;明清西洋风绘画研究(1579-1840)[D];东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丽君;内蒙古方言亲属称谓词文化特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2 斯琴夫;巴林土语典故与地域文化[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3 吴倩;试论二里头文化的来源[D];郑州大学;2007年
4 王亚娜;大众文化语境下国内生活服务类节目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陈旭剑;中美企业使命陈述质量比较及其文化差异的实证分析[D];汕头大学;2007年
6 李卫贞;隐喻应用于产品设计中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7 刘丹龙;十二生肖的文化特征与设计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8 王如意;冼星海独唱歌曲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9 雷湘;广东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及文化特征[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10 伊国栋;对土耳其加入欧盟的文化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242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624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