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抒情主义的实证——脑、哲学、文艺学系列

发布时间:2018-03-27 18:27

  本文选题:文艺学 切入点:文学艺术 出处:《文艺评论》2009年02期


【摘要】:正完备大脑的产生,意味着人这一物种的最终形成。而大脑的出现又意味着宇宙自然出现了新界面;物质与精神、心理、意识着宇宙自然出现了新的生长点;物质向精神转化、生成的生长点,意味着宇宙自然出现了新结构,产生了物质与精神,主体—客体并存的关系结构;意味着宇宙自然出现了新格局,在物理、化学、生物
[Abstract]:The emergence of the perfect brain means the final formation of the species of human being, and the appearance of the brain means that the universe has a new interface; matter and spirit, psychology, and consciousness that the universe naturally has a new growth point; the material transforms into the spirit; The growth point of the universe means that the universe has a new structure, which produc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stance and spirit, subject and object; it means that the universe has a new pattern in physics, chemistry and biology.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漆丹;;我国股份公司股东表决权信托的法律效力[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武任恒;人文主义的职业教育价值观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16期

3 张云飞;;试论生态文明在文明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J];教学与研究;2006年05期

4 卫兴华;深化劳动价值理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文静;学校道德责任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明海;利益制衡论[D];复旦大学;2007年

3 张庆;哈耶克自由经济、社会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4 闫顺利;过程视域中的发展哲学反思[D];吉林大学;2007年

5 陈焰;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6 刘晔骁;异质性时间论与解构主义的马克思遗产继承策略[D];吉林大学;2006年

7 徐强国;会计价值论[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8 孙爱军;实践唯物主义视野下的科学和技术[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胡宜;疾病、政治与国家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陶伦康;循环经济立法理念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德志;庄子的技术观对现代技术发展的启示[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2 王岳;技术哲学视野下教育技术的价值思考[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贾婕;论乌托邦范畴的人文价值[D];山西大学;2007年

4 李彰玲;繁华梦续六十年[D];同济大学;2008年

5 黄熙雯;现状、延展、未来[D];厦门大学;2007年

6 苏磊;物流企业人力资本价值提升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7 刘金昌;吕贝尔马克思学“三大观点”评析[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8 修yN;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汉字书写水平评价的理论基础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科;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张冬梅;马克思社会和谐思想若干问题思考[D];西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范 ,张公武;谈美育对智育的促进作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6期

2 朱国忱 ,张泰湘 ,吴文衔 ,魏国忠;关于唐代渤海国的文学艺术[J];求是学刊;1980年03期

3 李贵仁;《关于发展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几点意见》质疑——与刘梦溪同志商榷[J];人文杂志;1980年05期

4 刘煌添;浅谈文艺的人民性与阶级性[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02期

5 彭会资;文艺不能称为上层建筑吗?——与朱光o[教授商榷[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6 李立心;读文学史书后[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7 穆殿春;建安文学为何繁荣[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0年03期

8 叶伯泉;从鲁迅的创作经验谈谈形象思维问题[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9 田文信;关于形象思维的管见——与叶伯泉同志商榷[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10 贺庆升 ,罗中起;马克思、恩格斯与文学[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克西;唐生强;;数学美与数学教学[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2 赵晓彬;;语法形式在文艺篇章中的审美作用[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3 程翠平;;延安精神的伦理实质及意义[A];弘扬延安精神振兴青海经济——青海省延安精神与当代中国发展和民族工作实践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选[C];1997年

4 刘坤媛;;邓小平文艺思想与新时期文艺理论转型[A];高举旗帜 继往开来——吉林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二十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张杰;;20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创作的主要特征[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6 陈少辉;;莎士比亚与司马迁死亡观比较[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7 赵光慧;;美国黑人文学主题初探[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8 童庆炳;;政治化—审美化—学科化——建国50年来文艺思想变迁的简要描述[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杜书瀛;;百年扫描——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回顾[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10 顾祖钊;;论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历史范畴的二重品格[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综新;国画艺术大师关山月病逝[N];中国文化报;2000年

2 省澜;沙龙里讨论先锋性问题[N];中国文化报;2000年

3 ;文化生态与文学艺术[N];光明日报;2000年

4 朱西章 张绍波;禅思维与文学艺术创作[N];贵州政协报;2000年

5 章祖安;书法中和美层次剖析(待续)[N];文艺报;2000年

6 章祖安;书法中和美层次剖析[N];文艺报;2000年

7 胡经之;深圳艺术之路[N];文艺报;2000年

8 王文胜;文学艺术的人学解析[N];文艺报;2000年

9 任智;当代文艺学研究的宏阔视野[N];文艺报;2000年

10 陶东风 王晓生;学术史书写的收获与艰辛[N];中华读书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华;汉魏之际艺术精神的嬗变[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傅莹;中国20世纪上半叶文学概论的发轫与演变[D];暨南大学;2002年

3 李健;比兴思维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4 金东朝;中国云南大理白族传统宗教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5 田春;审美知觉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6 姜英;网络文学的价值[D];四川大学;2003年

7 胡晓薇;道与艺——《庄子》的哲学、美学思想与文学艺术[D];复旦大学;2003年

8 柯玲;俗文学的地域个性与都市消费情结[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陈尚荣;市场经济对当代中国文学艺术的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何志钧;文艺消费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莉;浅论文学艺术的真实性[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郝慧丽;卡萝尔理想的幻灭——浅析《大街》中的女主人公所接受的反教育[D];河北大学;2000年

3 王济远;试论巴赫金的文学观[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4 周颖;电视叙事理论刍议[D];厦门大学;2001年

5 张锐;当代中国文论建设的得与失[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6 朱金发;闻一多的诗经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7 孙莉;论蒋孔阳的文学批评思想[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8 肖曙;“爱”和“美”的不尽追求[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9 展辉;文艺新思维论纲[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10 卢政;论文学创作的内驱力[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6727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6727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7d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