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从典型个案看林纾的文化归属

发布时间:2018-03-31 17:59

  本文选题:典型个案 切入点:林纾 出处:《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摘要】:《巢香》是林纾晚年所写的一篇富有典型意义和考察价值的传记小说,其中折射了一些富有时代特征的文化信息,渗透了林纾内在的文化观。此文展现了辛亥革命爆发后、满清覆亡前夕满人巢香和其父亲多前锋生死之间的义举,宣传了儒家文化的"节义"观。以之为典型个案,可以探究和了解林纾的文化归属。
[Abstract]:"Chaoxiang" is a typical and valuable biographical novel written by Lin Shu in his later years, which reflects some cultural information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nd permeates Lin Shu's inner cultural outlook. This article shows that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1911 Revolution, On the eve of the collapse of the Manchu Qing Dynasty, the righteousness between the life and death of the Manchu Chaoxiang and his father's many vanguard was propagandized the Confucian culture's view of "saving justice". Taking it as a typical case, we can explore and understand the cultural ownership of Lin Shu.
【作者单位】: 九江学院政法学院;
【分类号】:I0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心怡;;论林纾和庞德“误译”的根源[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3期

2 韩丹丹;;背道而驰还是殊途同归——目的论视角下林纾与鲁迅翻译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3 梁琨;;林纾的翻译和近代文学思潮[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李佳芩;;从多元体系理论角度论林纾文学翻译的主要特点[J];科技信息;2011年21期

5 陆艳;;翻译规范理论关照下的林译小说[J];作家;2011年14期

6 沈庆会;孔祥立;;“自由文笔”下的“自由翻译”——包天笑翻译小说研究[J];明清小说研究;2011年03期

7 郝岚;;从《长生术》到《三千年艳尸记》——H.R.哈葛德小说She的中译及其最初的冷遇[J];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04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吴慧坚;;翻译的价值:原作生命旅程的新开展——从本雅明的翻译观看莎士比亚作品汉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杨玲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林译的认同错位与文化调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刘雪明;“翻译不是跨栏,绝非越快越好”[N];乌鲁木齐晚报;2010年

3 任吉生;外国文学的译介历程[N];文艺报;2009年

4 冯骥才;文学翻译的两个传统[N];文艺报;2009年

5 朱振武;中国翻译文学:从经世致用到文化消费[N];人民日报;2010年

6 柳斌杰;在中欧文学翻译出版论坛上的致辞[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张滢莹;文学翻译应成为“文化驿马”[N];文学报;2009年

8 陈众议;文学翻译为何屡遭诟病?[N];人民日报;2010年

9 刘焰;不可译性的救赎[N];文艺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宏照;林纾小说翻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郭杨;林译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峰;林纾翻译思想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2 刘洋;从后殖民理论视角论林纾的翻译[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何红;多元系统理论视野下林纾的翻译[D];中国石油大学;2010年

4 杨丽华;林纾翻译的译者主体性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5 黄睿;翻译即改写[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朱琳;翻译之改写[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文月娥;从目的论看林纾与魏易合译的《黑奴吁天录》[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马轶;试论“林译小说”流行之原因[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9 常笑;从目的论角度看林纾与魏易合译的《块肉余生述》[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徐佳;《黑奴吁天录》的语言模糊美[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6918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6918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b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