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文学性、文化先锋与日常生活

发布时间:2018-04-09 22:08

  本文选题:日常生活 切入点:文学史 出处:《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02期



[Abstract]:......
【作者单位】: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福建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分类号】:I0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恒展;已始“有意为小说”——《幽明录》散论[J];蒲松龄研究;2002年04期

2 詹颂;乾嘉文言小说作者阅读视野与作品故事来源(续)[J];蒲松龄研究;2003年02期

3 王恒展;《东阳夜怪录》散论[J];蒲松龄研究;2004年03期

4 沈天水;唐人小说与唐代婚姻法[J];蒲松龄研究;2004年04期

5 王光福;聊斋鬼狐源[J];蒲松龄研究;2005年02期

6 李军锋,王恒展;简论宋元话本小说对《剪灯新话》的影响[J];蒲松龄研究;2005年02期

7 刘伟;试论《任氏传》狐意象的基本特征[J];蒲松龄研究;2005年03期

8 王昕,付建舟,王剑萍;略谈清末民初的“新聊斋”[J];蒲松龄研究;2005年03期

9 刘富伟;;胡适蒲学研究的理论反思[J];蒲松龄研究;2005年04期

10 李杰玲;李寅生;;论《小豆棚》对《聊斋》的模仿和变异[J];蒲松龄研究;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新雨;;仪式、电视与国家意识形态——再读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全球传播、媒介与创意产业-对后工业文明的思考”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6年

2 郭亚丽;;翻译与文化的融合[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3 吕新雨;;仪式、电视与国家意识形态——再读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4 郑志勇;;网络社会群体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5 田鹏颖;;21世纪:社会技术的世纪——为后“弗兰西斯·培根计划”时代而计划[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张U,

本文编号:17283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7283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7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