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意象批评及其美学性
本文选题:自然 + 意象批评 ; 参考:《船山学刊》2009年02期
【摘要】:意象批评是中国美学上一种很重要的批评方法。它的出现与中国审美精神原型和人物品藻密切相关。这种批评方法在古代文论中的运用,体现了中国美学品评方法的诗意性。
[Abstract]:Image criticism is an important method in Chinese aesthetics.Its appearanc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rchetype of Chinese aesthetic spirit and characters.The application of this criticism method in ancient literary theory reflects the poetics of Chinese aesthetic evaluation method.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分类号】:I0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厚实;郭彤;;宫体诗与花间词文本生成背景比较解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2 洪增流,彭发胜;诗歌语言的维度:“Image”与意境的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3 王海洋;;薛宝钗文化人格及其哲理评价[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凤文学;画见大象,不为斩刻之形──郭熙关于山水画创作的一个美学命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5 丁玲;韩拙《山水纯全集》中“气”的思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6 朱志荣;论宗白华美学思想的贡献[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7 王念东;气韵与文气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8 高飞;空白与意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9 王德军;《世说新语》中的"形神"观及其影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10 周中明;姚鼐追求自我的思想嬗变过程及其时代特色[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宋丹;俞书伟;;设计无格,借景有因——浅谈产品中的透明性设计[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黄培清;;从《红楼梦》诗歌的翻译看译诗三难[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3 余伟伟;;论筷子与刀叉的比较分析对现代设计的启示[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二)[C];2007年
4 宋丹;俞书伟;王俊涛;;设计无格,借景有因——浅谈产品中的透明性设计[A];Proceedings of the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Volume 1/2)[C];2007年
5 王国绶;;闻一多“绘画美”内涵的再探究[A];2004年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2004年
6 张伯昭;;构建京剧学的重大课题:经典化和现代化[A];京剧与中国文化传统——第二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红霞;唐代隐逸风尚与诗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郭锦玲;意蕴不同的经典[D];暨南大学;2001年
3 伍世昭;比较诗学视野中的郭沫若早期心灵诗学[D];暨南大学;2002年
4 叶帮义;北宋文人词的雅化历程[D];苏州大学;2002年
5 彭文钊;俄语语言世界图景的文化释义性研究:理论与方法[D];黑龙江大学;2002年
6 向明礼;多酸药物电子结构及其与抗肿瘤活性间的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7 黄黎星;《易》学与中国传统文艺观[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黄汉华;抽象与原型——音乐符号论[D];暨南大学;2003年
9 李瑞明;雅人深致[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杨合林;玄言诗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毛明;魏晋玄学“自然”概念的美学解读[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胜利;论文学的宇宙境界[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3 夏秀;荣格原型理论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葛伟;新诗史上的流星雨——论“小诗运动”[D];河南大学;2001年
5 童伟;论文学价值[D];扬州大学;2001年
6 刘水平;精英艺术:神的诞生与隐退[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范庆伟;民间意识与臧克家的前期诗作[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吕强;生命的困境和超越的自由——试论庄子的“逍遥游”[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王庆卫;论“气韵”的艺术理念[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于德清;智与美的协奏[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方;;《诗学》中的哲思——试用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解析其悲剧观[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1年05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伟;;在与希腊寓言的比较中看布依族寓言的魅力[A];布依学研究(之五)——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五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王晓路;遭遇西方:规范与入口[N];文艺报;2005年
2 史忠义;“神思”与文学幻想相契合[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3 深圳特区报记者 梁婷;雅集就是艺术的生活化[N];深圳特区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之昂;肤觉经验与审美意识[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闫薇;以象尽意[D];山东大学;2006年
2 罗采;“物派”的艺术语言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3 李晓Z,
本文编号:17396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739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