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超越——“风格”的形式主义内涵
本文选题:风格 + 内容说 ; 参考:《云南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摘要】:西方形式主义突出对文学艺术形式的感受和体验,对内容说形成了很大冲击,但也在某种程度上重新造成"形式的一元论"。随着资本主义理性化进程加快,技术统治的反审美性质使人们的生活方式趋于标准化,使人的感性遭到奴役。以苏珊.桑塔格为代表的后现代批评家以"风格"代"形式",避免形式与内容的对立,其实质在于敦促人们摒弃二元对立思维方式,超越教化与快感的对立,超越理性认识,阐明了"风格"其实是一种追求感官愉悦的形式主义,是一种离形去智的天人合一。
[Abstract]:Western formalism highlights the feeling and experience of the form of literature and art, which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theory of content, but to some extent, it also reproduces the "monism of form".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process of rationalizing capitalism, the anti-aesthetic nature of technological rule makes people's way of life standardized and their sensibility enslaved.To Susan.The postmodern critics represented by Sontag take "style" to avoid the opposition between form and content. The essence of which is to urge people to abandon the dualistic way of thinking, transcend the opposites of enlightenment and pleasure, and transcend rational cognition.It illustrates that style is actually a formalism of sensual pleasure and a combination of nature and man.
【作者单位】: 济南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I04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徽希;;福柯“话语”概念之解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马娣子;后现代的城市文化[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3 许望;;语言:美感的凝聚——论语言在审美思维过程中的作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0期
4 向晨晨;;跌入超现实主义者的拾荒之梦——桑塔格眼中的摄影之美[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5 贾克敏;赵禄;;论后现代艺术的非普罗[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6 刘桂荣;审美现代性与人之生存样态[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7 孙海垠;闫宏;唐小恒;;异度空间的“运营”——架构艺术管理与健康精神生态的思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8 何奎;;论油画笔触的嬗变与审美特征[J];保山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 何容;;时装广告中的镜像策略[J];包装工程;2010年22期
10 洪星球;;中国当代先锋文学历程及研究[J];长城;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鲁明军;;知识共同体:当代艺术学谱系的取向[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刘晓毅;;后现代主义艺术的现代主义特征[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惠波;;从语境角度论当代艺术作品的价值判定[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尹德辉;;资本·全球化·中国当代艺术[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5 杨向荣;;距离的生成与消解——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一种解读[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建东;;镜像中的理论狂欢——现代文论话语的引进与误读[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敢;绘画的胜利?美国的胜利?[D];中央美术学院;1999年
2 段吉方;意识形态与政治批评[D];浙江大学;2004年
3 刘水平;大众文化:意义的生成与理论的张力[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张邦卫;媒介诗学导论[D];浙江大学;2005年
5 徐晓东;镜中野兽的醒来——论电影“奇观”[D];浙江大学;2005年
6 洪治纲;反叛与超越[D];浙江大学;2005年
7 白浩;无政府主义精神与20世纪中国文学[D];武汉大学;2005年
8 陈林侠;叙事的智慧:当代小说的影视改编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陈志毅;信息时代建筑非线性三维形态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10 王永兵;欧美先锋文学与中国当代新潮小说[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耿鑫瑶;用情勾画灵魂的表现艺术[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妍妍;试论具象油画语言的表现力[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小鲁;从平面构成角度解读立体主义绘画——反观立体主义绘画对现代设计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汪成;动态化标志设计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5 滕志朋;叙述学:作者“死亡”之学?[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袁先来;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赵晓刚;LOFT文化在旧建筑改造与社区更新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04年
8 孙晶;语言的“镜像”[D];南京艺术学院;2004年
9 江伟贤;现代陶艺在环境艺术中的运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10 周宇峰;西方写实绘画中的观看模式初探[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佳;本土的现实 本土的魔幻——评《水乳大地》的“神灵现实主义”[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 黄鹏川;;“破而不立”——再说波普设计[J];大众文艺;2010年10期
3 陈杰;;雕塑基础训练中的风格问题[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李路;;温情与超越——张翎新近小说论[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9年03期
5 陈奋;林雪;;基本功训练与个性培养——素描教学心得[J];科技资讯;2010年13期
6 赵金凤;;《致他的娇羞的女友》—另类的情诗[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7 曾鹏程;龙佳解;;技术主体素质与技术理性的超越[J];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12期
8 纪媛媛;;论法国商业品牌汉译名称中的“忠实”与“超越”现象[J];理论界;2005年12期
9 王建梅;;刘禹锡贬谪诗对屈骚的继承和超越[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0 秦佳妮;;论《二十四诗品》之《沉著》[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蔡娟;;力戒形式主义,实现“三个代表”[A];风正帆悬——党的作风问题研讨论文集[C];2001年
2 王平;郭蓉;;形式主义的生存论观照[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7年
3 赵承凤;;克服形式主义 转变领导作风[A];中国当代秘书群星文选[C];1999年
4 胡雪敏;张海燕;;再生纤维素纤维的性能及产品风格[A];第三届全国染整行业技术改造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陈凡;;从认识论看科学理性与技术理性的划界[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6 杜京朝;冯苏宁;;浅谈专题片风格的定位和体现[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永新;;试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形式主义现象[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数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8 王旖;;竹纤维汗布丝光处理前后风格对比[A];“云竹杯”首届中国竹纤维产业发展峰会论文集[C];2007年
9 邓玮;;公共领域的虚拟转型及其困境[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缪鸿;;生成——在超越中演绎精彩[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数学优秀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冯刚;露水河森林大队剔除形式主义不怕丢先进牌子[N];人民武警;2006年
2 记者 哈建设;不搞形式主义 提出六个“不准”[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7年
3 余文登;力戒训练中的形式主义[N];人民武警;2007年
4 陆金虎;少点形式 多点内容[N];西藏日报;2006年
5 洪和平;领导要带头摒弃形式主义[N];解放军报;2000年
6 新华社记者 慎海雄 潘海平;代表“会诊”形式主义“三大怪”[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7 万晓庆;制度为何会异化成形式主义[N];学习时报;2007年
8 惠剑;领导干部要带头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N];西藏日报;2007年
9 杨明生;抓安全生产要力戒“形式主义”[N];中国建设报;2007年
10 陈帮和;网上形式主义同样可恶[N];解放军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永明;伪造文书罪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王树松;论技术合理性[D];东北大学;2005年
3 李剑;生存的实现[D];复旦大学;2005年
4 孙新强;美国《统一商法典》法理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5 刘丽;马克思宗教批判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范春莹;法律思维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韩洪伟;油画笔触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8 李慧娟;超越启蒙[D];吉林大学;2006年
9 杜文倩;文化汇流中的抉择与超越[D];山东大学;2006年
10 冯晓艳;跨越时空的文学唱和[D];山东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晓飞;杨家埠木版年画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2 余何;渌水亭文人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蒋毅;从歌剧《蝴蝶夫人》看普契尼[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伍立峰;战国中山国工艺美术的风格[D];苏州大学;2005年
5 贾如丽;中国现代插图艺术风格及审美思潮的流变[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建梅;中小学教师教学领导风格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黄清玲;美丽的诗魂[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陶春林;略论谢g诗歌的“清丽”风格[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牟效萱;中韩传统家具的比较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10 张宏志;从《永别了,,武器》中读海明威的艺术风格[D];内蒙古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402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740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