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容忽视的哲学误区——也谈意识形态不等同于观念上层建筑
本文选题:唯物史观的社会两个序列 + 意识形态论 ; 参考:《学习与探索》2009年04期
【摘要】: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意识形态等同于观念上层建筑,这种"等同论"实际上是一个哲学误区,而"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哲学根基正在于此。把握好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社会两个序列的要义,是破解"等同论"之误的关键。"审美意识形态论"的首倡者只要循着社会两个序列做出相应的调整,以"审美社会意识形式"来界说文学的本质,定会以其深邃的文学素养和丰厚的理论资源发挥更加出色、耀眼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建设的领军作用。
[Abstract]:For a long time, people always regard ideology as the superstructure of ideas, which is actually a philosophical misunderstanding, and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of "aesthetic ideology" lies in it.A good grasp of the two social sequences of Marxist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s the key to solving the mistake of "equivalence theory". "The first proponent of the aesthetic ideology theory, as long as following the two social sequences to make corresponding adjustments, "the form of aesthetic social consciousness" to define the nature of literature, will surely with its profound literary literacy and rich theoretical resources to play a more outstanding,The dazzling leading role of Marxist literature and art construction in China.
【作者单位】: 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分类号】:I0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谭好哲;;关于文艺、审美与意识形态关系问题的思考[J];社会科学辑刊;2007年05期
2 董学文;;文学本质界说:曲折的跋涉历程——以自我理论反思为线索[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李志宏;;意识形态不等同于观念上层建筑——“审美意识形态论”哲学根基分析[J];学术月刊;2006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童庆炳;审美意识形态论作为文艺学的第一原理[J];学术研究;2000年01期
2 童庆炳;;新时期文学审美特征论及其意义[J];文学评论;2006年01期
3 毛星;;意识形态[J];文学评论;1986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力之;体系框架中的意识形态论[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1年06期
2 郑惠生;学术上的否定岂能违反逻辑与基本常识———对单小曦先生《“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论”质疑》的学术批评[J];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陆一帆;文艺意识形态论[J];文艺研究;1992年02期
4 刘及辰;户坂润在哲学战线上奋斗的记录——《日本意识形态论》[J];哲学研究;1985年09期
5 程勇;论文艺研究的意识形态论维度[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6 李思孝;;文艺和意识形态——兼评几种观点[J];文学评论;1991年05期
7 宋晓杰,王纪波;意识形态论客体向度中的主客架构——对意识形态理论发展的考量[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8 黄力之;“意识形态论”和“不平衡关系”没有同一性吗?——对《友好探讨》一文的回答[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3年01期
9 陆梅林;切磋琢磨,深入开掘——艺术意识形态论外一篇[J];文艺研究;1991年03期
10 左言娜;李文梅;;隐形的手:论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J];枣庄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记者 常璐 侯丽军;外交部解密1961年至1965年档案[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2 梁胜明;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文艺研究[N];咸阳日报;2009年
3 陈岸瑛;在马克思与福柯之间[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4 李世琦;三个犹太天才[N];深圳商报;2003年
5 裴远颖 作者系外交笔会常务理事、前外交部政策研究室主任;大国外交 小平特色[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6 丁国旗;回顾过去 建构未来[N];文艺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刘波 整理;激辩新医改[N];经济观察报;2009年
8 梁胜明;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文艺研究[N];人民日报;2009年
,本文编号:17546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754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