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从形像到拟像——鲍德里亚视阈下的图像透视

发布时间:2018-04-16 13:00

  本文选题:拟像 + 形象 ; 参考:《前沿》2009年12期


【摘要】:本文立足于解读鲍德里亚关于拟像的三个层级和形象的四个阶段并对应手工模仿技术下的形像、机械复制技术下的影像、数字仿拟技术下的拟像,在宏观上把握拟像的行进过程,通过对不同图像范式的描述分析认为从形像到影像再到拟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视觉图像的不断拟像化以及视觉审美的后现代转向的过程。
[Abstract]: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Baudrillard's three levels of impersonation and the four stages of the image and corresponds to the image under the manual imitation technology, the image under the mechanical copy technology, the impersonation under the digital imitation technology.Through the analysis of different image paradigm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process from image to image to image to image is in fact the process of continuous impersonation of visual image and the post-modern turn of visual aesthetics.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数码艺术学院;
【基金】:上海大学创新基金项目《数码画研究》(项目代号:B.16-0127-09-801)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唐正东;;社会发展的正义维度: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的思考——从鲍德里亚的理论缺陷谈起[J];河北学刊;2007年01期

2 孟岗,张一冰;解构批评的谱系——德里达、罗兰·巴特与保罗·德曼[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程惠哲;技术与文艺——本雅明美学思想中的技术观[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01期

4 张震;;内爆:电子传媒时代的感知、现实与文学——一种批判性的反思[J];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01期

5 刘志;意义的精神性救赎——论本雅明思想的精神关怀[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张 进,高红霞;论新历史主义历史文化诗学的作家主体观[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7 赵彦芳;美学的一种可能——论德国后现代哲学家韦尔施对美学的重构[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张文初;诗性主体的两重断定[J];中国文学研究;2004年04期

9 乔焕江;神学美学视野中的现代美学困境[J];中文自学指导;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波;审美情境与美感[D];复旦大学;2005年

2 苏东晓;审美无利害说与审美关系问题[D];复旦大学;2005年

3 范爱贤;汉语言隐喻特质[D];山东大学;2005年

4 肖伟胜;现代性困境中的极端体验[D];南京大学;2003年

5 孙利军;作为真理性内容的艺术作品[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6 赖_g煌;晚清至五四诗歌的言说方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7 鞠斐;星光照耀下的夜航船—世纪之交的中国电视剧与当代思潮[D];吉林大学;2007年

8 陈文育;图像时代的美学批判[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杨抒;电影中的电影:元电影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10 程镇海;对全球化语境下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若干问题的思考[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三秀;论审美超越性[D];厦门大学;2001年

2 樊柯;本雅明艺术审美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4年

3 上官燕;论本雅明对于光晕艺术的再阐释[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4 吴小印;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杨玉珍;本雅明的艺术生产理论评析[D];河北大学;2006年

6 李雷;摇摆于“灵韵”与“震惊”之间的艺术怪杰[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7 周晓玲;废墟上的理想—本雅明寓言理论研究[D];汕头大学;2007年

8 陆涛;本雅明现代性美学述评[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汝良;泰戈尔笔下的中国形象[D];青岛大学;2007年

10 黄文凯;视觉文化中的奇幻文学与影像[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景初 ,林凡;也谈中国画的几个问题——与侗(广娄)同志商榷[J];美术;1980年10期

2 丁未生;中国画创作中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J];美术;1980年11期

3 孙光萱 ,曾文渊;努力塑造社会主义创业者的光辉形象——读杜鹏程的短篇小说[J];社会科学;1980年02期

4 戴平;美学研究道路漫议——批判姚文元的美学观所得[J];社会科学;1980年03期

5 董德兴;无产阶级的企业家——谈乔光朴[J];社会科学;1980年04期

6 肖文苑;唐诗琐语(二)[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7 伍夫楹;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8 李厚基;字字珠玑 声声铿锵——《聊斋》的语言美[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9 高蓬洲;“横眉”新解[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6期

10 焕发;情真意切形象新——试谈三首歌唱周总理的歌曲[J];人民音乐;198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罗振娟;;电教媒体在诗歌教学中的应用及优势[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刘梦芙;;飞将词坛冠众英——吕碧城词综论[A];山东近代文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传富;;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几点粗浅认识[A];安全生产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4年

4 刘梦芙;;飞将词坛冠众英——吕碧城词综论[A];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近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阎超;赵溪;;浅谈高校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义[A];中国化学会2005年中西部十五省(区)、市无机化学化工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6 周滨;屈金;张会;;将控制形引入到工业设计领域[A];2005年工业设计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谢晓冬;;让语文真正融于生活[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8 蒋征宇;;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两种极端现象的对策[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美术专辑)[C];2006年

9 吴元清;;论“拟虚”的实现及对浙江动漫业的反思[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刘慎元;;舆论监督与政府形象[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丽萍;企业形象的误区[N];北京科技报;2000年

2 岳有堂;坚持“三讲”精神 提高法官素质[N];兵团日报(汉);2000年

3 高卫东;直销仍是保险的最佳营销方式[N];中国保险报;2000年

4 小笨鸟;关于双汇神童品牌的看法[N];中国包装报;2000年

5 洪日南 常文桂;创建一流的会计师事务所[N];中国财经报;2000年

6 特约记者 郑世俊;自己的形象自己树[N];中国船舶报;2000年

7 李持中;展览拓宽了档案编研之路[N];中国档案报;2000年

8 李相君 吴广宁;济源市档案局实施“形象工程”[N];中国档案报;2000年

9 赵正;细分品牌 飞越无限[N];中国工商报;2000年

10 赵正;科技以人为本跨入个性时代[N];中国工商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叶永胜;现代中国家族叙事文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小均;纳博科夫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林大梓;西方自画像艺术史[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4 高字民;从影像到拟像[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戚玉华;论大学品牌的塑造[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瑜;想象父亲[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振兴;论负责任的大国形象[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4 张春霄;灰色人生[D];暨南大学;2005年

5 陈国华;文学西部:形象与视野[D];暨南大学;2005年

6 黄华丽;论歌剧《屈原》中的“山鬼”形象[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7 车佳桓;形象、技术与屏幕[D];四川大学;2005年

8 何凤艳;20世纪八、九十年代科尔沁小说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玉惠;新世纪知识分子题材小说论[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燕;不一样的恐怖[D];山东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589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7589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8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