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模件化”与中国艺术——雷德侯《万物》阅读札记

发布时间:2018-04-16 22:25

  本文选题:模件化 + 中国艺术史 ; 参考:《新美术》2010年04期


【摘要】:正一"模件化"发现与模件化写作德国学者雷德侯[Lothar Ledderose]的《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与规模化生产》吸引我近年来多次阅读。最初吸引笔者的是它在材料方面所下的功夫。笔者认为,"桐城文派"提出的义理、考据、辞章三位一体、相辅相成
[Abstract]:Discovery and Modularization of "Modular Writing" by Lothar Ledderose, a German scholar, "Modularization and production in Chinese Art" has attracted my reading many times in recent years.What attracted me at first was the effort it had made in materials.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justice, textual research and inscription of Tongcheng Literary School are trinity and complement each other.
【分类号】:J120.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留;吴育琛;;曾佑和 脑子里有部中国艺术史[J];东方养生;2011年01期

2 刘君为;;从中国的史学传统中为中国艺术史研究方法寻根——<金石萃编>卷二十中所见读后感[J];大众文艺;2011年16期

3 鲁虹;;历史即解释——关于“中国艺术的现代转型”学术研讨会及《20世纪中国艺术史》的写作[J];画刊;2007年04期

4 晓厚;;《契丹艺术史》出版[J];民族文学研究;2008年04期

5 刘淳;;以问题为中心的《20世纪中国艺术史》[J];博览群书;2007年06期

6 郑岩;;锄头掘出的艺术史——读《美源——中国古代艺术之旅》[J];美术研究;2008年02期

7 朱英荣;论龟兹石窟艺术在中国艺术史上的作用[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8 余丁;;中国艺术,中国标准[J];当代中国画;2007年11期

9 ;近期艺术新闻集锦[J];画刊;2009年04期

10 胡健;;斐西瓦乐·大维德与1935年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J];文物世界;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炜双;孙李银;李明子;赵嘉颀;梁桑;刘霓;高腾;景怀斌;;公务员组织潜规则的表现与形成机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严建强;;“中国热”的法国特征及其解释[A];中西初识二编——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3 欧阳有旺;;中国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国际化竞争战略[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石国贞;;论国际化趋势下提升大中华认同感的现实依据[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岳晓东;;幽默风格、气质乐观、心理健康:493名广州、香港、澳门大学生的调查[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陈永涛;;近代传教运动中传教士对中国文化的两种基本态度及简评[A];“传教运动与中国教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翟双;杨莉萍;;叙事心理治疗的特征及其与中国文化的契合[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李敏;;关于人文文化与社会文化教育的若干思考[A];中国共产党与现代中国[C];2001年

9 王蒙;;全球化视角下的中国文化[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4)[C];2006年

10 张梦阳;;文化的内蕴与对“人”的呼唤——写于林非先生著《鲁迅和中国文化》再版的时候[A];全国中外近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实习记者 刘彬;细微间展露中国文化[N];中国摄影报;2006年

2 新闻中心记者 周襄楠;清华园掀起中国艺术史热潮[N];新清华;2004年

3 蓝庆伟;模式?方法?[N];美术报;2007年

4 章辉;把握中国艺术史的灵魂[N];人民日报;2004年

5 顾铮;艺术为何[N];美术报;2005年

6 北京语言大学 路文彬;中国文化的“礼”传统[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7 杨晓龙;网络时代中国文化的认同与适应[N];中国文化报;2002年

8 ;《中国读本》走出去的启示[N];辽宁日报;2005年

9 俞铮;中国文化事业取得许多新进展[N];文艺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徐雪梅;在交响乐里感受中国文化[N];北京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岩波;中国古代医学书籍发展史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2 詹春花;黑塞与东方[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磊;中国与国际刑事法院:现状与展望[D];吉林大学;2007年

4 孙成武;中国共产党与20世纪中国文化的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文;庞德与中国文化[D];苏州大学;2004年

6 赵本涛;中西文化对中国政治制度的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7 包仕国;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化安全的衍进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8 殷瑜;布莱希特在中国:1949-2006[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9 孙大强;基于中国文化情境的心理账户探索性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杨建军;比较文化视野下的世界华裔文学新大陆:中亚东干文学[D];兰州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晓东;韦政通文化哲学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2 徐梁峰;将中国文化融入大学英语教学[D];浙江大学;2008年

3 汪秀梅;从翻译要求看中国文化遗产读本汉英翻译[D];浙江大学;2004年

4 蔡慧清;德克·卜德研究三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董利民;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我国现代竞技体育的影响[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成茜;中国文化内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差异[D];重庆大学;2007年

7 胡菊花;从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视角看中国文化的输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王少华;中国丝绸之路上古关隘旅游开发的现状和思考[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芾;康有为的中西文化观[D];苏州大学;2008年

10 邹丽娟;中俄茶文化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608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7608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3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