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基于文化传播的文学作品翻译探源

发布时间:2018-04-29 12:00

  本文选题:文学翻译 + 文学作品翻译 ; 参考:《小说评论》2010年S2期


【摘要】:正一、引言文化全球化加速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在深度与广度上都是史无前列。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媒介不可避免地要顺应潮流,跨文化翻译是把一个文化中独特的内容和文化现象介绍到更多的文化中去,并成为接受他者文明的主要途径。翻译成为了一种文化模式的转换。文学作品常常折射出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承载着厚重的民族文化信息和悠久的文化传统,是语言的结晶。由此可见,文学作品是文化的一部分,它既反映文化,又受文化的影响。再加上
[Abstract]:In the first place, the introduction of cultural globalization has accelerated the exchange of cultures of all ethnic groups. As a reference and integration, there is no front in depth and breadth. As a medium of cultural communication, translation is inevitable to conform to the trend. Intercultural translation is to introduce the unique content and cultural image of a culture to more cultures and be accepted by him. The main way of civilization is that translation has become the transformation of a cultural pattern. Literary works often reflect rich national cultural features, bearing heavy national cultural information and long cultural traditions, and are the crystallization of language. Thus, literature is a part of culture, which reflects both culture and culture.

【作者单位】: 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2008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项目编号:08C704 湖南省2009年度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9YBA164
【分类号】:I04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骆贤凤;文学翻译的归化与异化论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年10期

2 孙会军,郑庆珠;译论研究中的文化转向[J];中国翻译;200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晖;胡渝镛;;从文化角度看文学作品的翻译[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7期

2 金艾;;疏离与回归:议“忠实”之于翻译[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7期

3 央泉;;关联理论与文化翻译[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李永康;林语堂翻译文本的文化解读[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5 骆贤凤;;影视翻译中的艺术再现论纲[J];电影评介;2006年16期

6 黄加振;汉文化与英译:从归化趋向异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7期

7 彭洁丽;;文化研究大语境下译者的文化身份[J];法制与社会;2008年07期

8 徐静怡;;文化差异视角下的英汉成语翻译[J];消费导刊;2008年04期

9 彭桦;中西文化差异在翻译中的特殊作用[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10 白蓝;;跨文化视野下文学作品的英译策略[J];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周黎;;析交际功能派翻译理论中的文化观[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罗承丽;操纵与构建: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翻译”思想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2 李冰梅;冲突与融合:阿瑟·韦利的文化身份与《论语》翻译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莹;译学观念的演进和冲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4 李磊荣;论民族文化的可译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5 李占喜;翻译过程的关联—顺应研究—文化意象处理举隅[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6 于连江;多维视角下的文学翻译批评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年

7 韩振宇;试论翻译的社会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晋艳;反思文化转向在翻译研究中的价值[D];天津大学;2009年

2 闫君;从功能主义理论和跨文化交际视角看汉语公示语的英译[D];厦门大学;2008年

3 贾晓英;乐府中的文化负载词及其翻译[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罗丹;法学翻译中“雅”的重构[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5 杨娟;基于翻译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的地位比较Gone with the Wind的两个中译本[D];湖南大学;2009年

6 赵华;从文化翻译论角度看文化负载词汇的解读[D];南华大学;2008年

7 易彩纯;汉英公示语翻译的可接受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8 刘焱;多元系统理论在《简·爱》不同译本中的运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徐鲁亚;《庄子》三个英译本的译者主体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10 何素芳;论后殖民视阈下的《红楼梦》诗歌翻译策略[D];中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应喜;从文化趋同看归化和异化[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2 于红;;浅谈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J];国外外语教学;2002年01期

3 朱健平;归化与异化:研究视点的转移[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张保红;文学翻译的多角度及其美学效果[J];外语教学;2001年01期

5 秦洪武;翻译中的句法异化与归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年05期

6 郑达华;文学翻译重在审美效果[J];中国翻译;1999年06期

7 周婵秀;含意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应用[J];中国翻译;2001年01期

8 王东风;译家与作家的意识冲突:文学翻译中的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J];中国翻译;2001年05期

9 孙致礼;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J];中国翻译;2002年01期

10 王东风;论翻译过程中的文化介入[J];中国翻译;1998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倪维一;欧阳晓夏;;英汉习语的差异与翻译[J];青年科学;2010年01期

2 王欣;;从动物名称中看文化差异与词汇联想意义之间的联系[J];吉林教育;2010年01期

3 夏艳;;韩流背后的文化传播[J];吉林教育;2010年01期

4 杨占;;差异与永恒——从审美体验看文学翻译的艺术性[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蓝杨;;认知文化差异视野中的英汉翻译——论归化和异化两种手段的有用性[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2009年《中国比较文学》总目录[J];中国比较文学;2010年01期

7 李畅;;信息量度与文学作品中宗教文化元素的翻译[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张冬梅;;知止而后有定——论“创造性叛逆”的学术定位[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余开伟;;对顾彬的“追杀”可以休矣!——对从维熙《当一回汉学家的“郎中”》的质疑[J];扬子江评论;2010年01期

10 郭英德;;“中国趣味”与北美地区中国古典戏曲研究[J];戏剧艺术;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娜;;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2 李群;;从文学翻译的层次说解读《天演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五辑)[C];2010年

3 王叶英;;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师生互动有效性的课例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浙江卷)[C];2010年

4 欧阳飞雪;;文化差异对跨文化营销方式的影响及其对策[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朱京玮;;人尽其力,力尽其责——访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总裁陈昕[A];中国编辑研究(2008)[C];2009年

6 yなば,

本文编号:18198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8198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8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