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论文学批评的三大原则

发布时间:2018-05-06 00:45

  本文选题:文学批评的三大原则 + 历史理性 ; 参考:《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摘要】:文学批评学是实践性针对性很强的学科,不能没有一些大家公认的批评原则和内在尺度。但自从不提"文学批评标准"以来,文学批评的尺度和原则一直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为了加强文学批评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本文提出应以历史理性、人文关怀和审美升华作为文学批评的三大原则,并对它们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以及在应用时要注意的若干问题做了必要的论述。
[Abstract]:Literary criticism is a discipline with strong practical pertinence. But since not mentioning the criteria of literary criticism, the criteria and principles of literary criticism have been in a vague state.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scientific and practical nature of literary criticism,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historical rationality, humanistic concern and aesthetic sublimation should be taken as the three major principles of literary criticism. The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m, as well as some problems to be paid attention to in application, are discussed.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I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林荣;影响中国现当代散文流变态势的文化机制[J];文艺争鸣;2002年02期

2 蒋小波;巴金:离家与回家——巴金作品中的恨世者与现代性时间观念[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郭小凌;论唯物史观及其历史命运[J];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01期

4 龚举善;转型期中国报告文学的文化理路[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06期

5 郭景萍;情感控制的社会学研究初探[J];社会学研究;2003年04期

6 陈龙;大众文化的异化功能与现代人格[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7 杨海征;;现代性视域中的总体性概念与人类解放[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05期

8 李江涛;阶层关系:对传统身份社会的冲击[J];开放时代;1999年04期

9 鲁献慧;马尔库塞科学技术批判及其审美拯救思想析评[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年05期

10 吴亚平;论自然的属性及环境法的理念[J];东南学术;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黄皖毅;;单向度的人与人的全面发展——马尔库塞和马克思人学思想比较研究[A];人的基本理论研究——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基本观点研究”子课题研究[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守祥;欢乐诗学: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想像[D];浙江大学;2005年

2 齐浚;明清社会思潮与人情小说性爱观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3 刘岩;发展与风险[D];吉林大学;2006年

4 叶晓璐;法兰克福学派的意识形态批判及其存在论视域[D];复旦大学;2005年

5 罗骞;论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及其当代意义[D];复旦大学;2005年

6 李淑霞;王安忆小说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凯;康德美学中的自由[D];复旦大学;2006年

8 张盾;现代性问题图景中的马克思哲学革命[D];吉林大学;2004年

9 张浩;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精神分析话语剖析[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10 朱巧云;跨文化视野中的叶嘉莹诗学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秋红;对先锋思潮的透彻观照[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林颖颖;白先勇同性恋小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陈芝国;浅论文学中的历史感现象[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4 邓花云;家庭社会化功能的嬗变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王素珍;马尔库塞人学观探析[D];西南大学;2007年

6 沈阳;知识女性与革命话语之间的困惑[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苗欣;在欲海中沉浮的女人们[D];浙江师范大学;2005年

8 陈莉;浅论文学艺术的真实性[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9 刘文菊;突围,飞翔与低徊[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张华强;试论马尔库塞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批判[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侃;;黑暗叙述的最终方向[J];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01期

2 邓宏图;王雪梅;;组织演进与效率原则:文化类型与意识形态的决定性要素的相关阐释[J];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3 杨克;;杨克作品及诗观[J];诗选刊;2010年05期

4 曲竟玮;;论老生代散文的历史理性精神[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顾祖钊;;论文学批评的三大原则[J];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6 胡景敏;;巴金的现代性言说及其变迁[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祝亚峰;;历史与伦理:格非小说的叙事向度[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梁晓辉;;诺奖作家小说创作的多角度阐释[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16期

9 尹奇岭;;两代人的悲歌——陈映真《赵南栋》解析[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8年03期

10 王旭送;;周代历史理性崛起的文化前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邹诗鹏;;启蒙的边界[A];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Enlightenment and Its Contemporary Reevaluation[C];2009年

2 靳宝;;李斯的历史意识与秦皇朝的政治命运[A];秦俑博物馆开馆三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秦俑学第七届年会会议论文(会议用)[C];2009年

3 翟鹏玉;;佛学融摄与柳宗元主体审美范式的建构[A];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李瑞兰;;原始儒学价值体系的历史理性与现代价值[A];史海侦迹——庆祝孟世凯先生七十岁文集[C];2005年

5 于奇智;;关于康德启蒙运动问题的福柯论说[A];法国哲学的现代与未来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6 包忠文;;文艺大众化和现实主义——读瞿秋白文论札记[A];瞿秋白研究新探[C];2002年

7 ;编后记[A];郭沫若与百年中国学术文化回望[C];2002年

8 马连芬;;宗教启示录[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陈新夏;;人学与人文精神[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首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10 章亚昕;;消解:郭沫若的文化宿命[A];“我的郭沫若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蔡毅;价值理想的“乌托邦”[N];文艺报;2010年

2 蔡毅;价值理想的“乌托邦”[N];文艺报;2010年

3 蔡毅;价值理想的“乌托邦”[N];文艺报;2010年

4 蔡毅;价值理想的“乌托邦”[N];文艺报;2010年

5 蔡毅;价值理想的“乌托邦”[N];文艺报;2010年

6 蔡毅;价值理想的“乌托邦”[N];文艺报;2010年

7 蔡毅;价值理想的“乌托邦”[N];文艺报;2010年

8 蔡毅;价值理想的“乌托邦”[N];文艺报;2010年

9 蔡毅;价值理想的“乌托邦”[N];文艺报;2010年

10 蔡毅;价值理想的“乌托邦”[N];文艺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胡景敏;现代知识者的忧思之旅[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7年

2 汪树东;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自然精神取向[D];武汉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又玲;扼住荒诞世界的脖子[D];暨南大学;2010年

2 刘攀;网络文学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升;胡塞尔的科学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邓佾之;论历史理性视野下经济法理念的生成[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5 和庆刚;康德公民伦理思想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雯雯;繁华落尽始见淳[D];苏州大学;2010年

7 李晓军;从李锐小说中的“知识者”形象看其对“启蒙”的反思[D];吉林大学;2009年

8 郑涛;何兆武史学理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杨逢春;反抗与坚守——阎连科小说的精神世界[D];扬州大学;2009年

10 吴海燕;诗化·古韵·写意[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8500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8500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9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