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鉴得与融合——敦煌艺术的多元化文化建构和色彩装饰性特征

发布时间:2018-05-11 04:42

  本文选题:敦煌艺术 + 色彩装饰性 ; 参考:《艺术百家》2010年S1期


【摘要】:敦煌艺术的辉煌成就在其多元化的意识建构和本土文化语汇的确立,其壁画艺术堪称精粹,在史学上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特征和人文世态,在绘画风格上强调图案装饰性和重彩绘画意识,在理论上承载中国画美学思路与定位。其于东方哲学与外来文化融合中缔造生成,使得建筑、壁画、彩塑"三位一体"互融并生,在本土文化积淀与鉴得外来的多元意识中研究敦煌艺术并铸就民族文化繁荣,笔者着力阐述敦煌壁画多元文化建构和色彩装饰的瑰丽之美。
[Abstract]:The brilliant achievement of Dunhuang art lies in its pluralistic consciousness construction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local cultural vocabulary. The mural art of Dunhuang can be regarded as a quintessence, reflecting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and humanistic state of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in history. In painting style, emphasis on pattern decoration and color painting consciousness, in theory carrying Chinese painting aesthetic ideas and positioning. It was created in the fusion of oriental philosophy and foreign culture, making architecture, murals and painted statues "trinity" and living together, studying Dunhuang art and making the national culture prosperous through the accumu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foreign pluralistic consciousness in local culture. The author tries to expound the magnificent beauty of the multi-cultural construction and color decoration of Dunhuang murals.
【作者单位】: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分类号】:J06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敬华;房定坚;;凯鲁亚克“垮掉禅”探析[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彭华;;苗族“滚山珠”的文化特征与社会功能探讨[J];教育文化论坛;2010年01期

3 刘玮波;王正友;;从《丑女贝蒂》看跨文化影视传播的全球化融合[J];新闻爱好者;2010年02期

4 刘均国;;对韩国影视文化在中国流行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02期

5 孙鹏;;中国设计的崛起——关于现代视觉设计中的中国文化与图形符号的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年02期

6 周梅;;苗汉龙纹纹样装饰特征的对比解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02期

7 薛冰;;半城山水六朝风[J];中国名城;2010年02期

8 李振华;;如何更加深入的了解文化交流的涵义[J];艺术与投资;2010年02期

9 高志英;;独龙女文面的文化阐释[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年02期

10 王玉琴;;藏彝走廊的汉族移民与汉藏互动——以九龙为个案的考察研究[J];西藏研究;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文江萍;;挖掘本土资源 开发乡土教材——幼儿园乡土教材开发初探[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云南卷)[C];2010年

2 刘清春;;孟姜女故事在淄河一带人生礼仪中的缺位分析[A];山东淄川·中国孟姜女传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嘉毅;梁永平;;中国科学教育的文化使命[A];教育的传统与变革——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一)[C];2009年

4 王丽杰;;以河洛文化为基石,深入开发洛阳市旅游商品[A];商品学发展与教育高级论坛暨中国商品学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史志高;吴涛;;关怀公众:构建媒介生态与消费之新向度[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竹琳;;论文化传播全球化背景下的身份认同[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李晓西;;促进文化交融 构建和谐社会[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宁方辉;李庆伟;;数字海图与海上作战仿真训练[A];第二十一届海洋测绘综合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郑光复;马光蓓;;全过程创新的“历史仿真”[A];中国营造学社建社80周年纪念活动暨营造技术的保护与更新学术论坛会刊[C];2009年

10 周根红;;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电影的民族文化境遇[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项峰 记者 张国圣;重庆首届出版政府奖颁奖[N];光明日报;2010年

2 郑寒月;让中国形象呈现在世界眼前[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3 北京九合尚品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孙弘;服装行业日趋高度集中[N];中国服饰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李魏;文化创意产业成吸金热点[N];青岛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梦杨;GA品牌与中国速度[N];中国贸易报;2010年

6 记者 冯颖;杜江会见高雄市民意代表及重要社团负责人参访团[N];中国旅游报;2010年

7 乔礼;上海馆:石库门里演绎“永远的新天地”[N];中国贸易报;2010年

8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原地区旧、新石器时代过渡的重要发现[N];中国文物报;2010年

9 本报特派记者 张惠屏 肖健 周森;深圳发展面临“十大短板”[N];深圳商报;2010年

10 洪安瑞 Andrea Riemenschnitter 瑞士苏黎世大学教授;洪安瑞:2010年人文社会科学展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洪;丽江古城形成发展与纳西族文化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2 陈昱成;中国苗族文化的民族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王椺;徽州传统聚落生成环境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4 崔守军;中东地区安全复合体[D];外交学院;2006年

5 丛晓波;自尊的本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高峰;当代视野中的市民社会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7 田义贵;历史形态与文化表征[D];四川大学;2006年

8 包燕;悬浮中的自救焦虑和艰难确认——转型文化语境下当代中国电影场域的多重身份认同(1983-2004)[D];浙江大学;2005年

9 谭志满;文化变迁与语言传承[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10 金尚会;中国彝族文化的民族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维娜;从时尚广告审视月份牌现象[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2 吴洁;关于BBS辩论的批评话语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3 吕丕宾;习语翻译中的文化障碍[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4 邵卓峰;本土文化对哈尔滨道外区中华巴洛克建筑的影响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5 陈永辉;湖南梅山武功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9年

6 张可欣;基于文化特征的西安旧城步行商业街区规划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7 刘莉莉;《史记》中的家族文化[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8 丁琦;江南六大古镇文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9 杨黎明;在特殊地域的相关历史背景下重新解读新疆当代油画风格[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10 折文菁;动感交流中的中国文化[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724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8724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7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