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特色
本文选题:高职高专 + 语文教学改革 ; 参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27期
【摘要】:山西省高职高专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特色鲜明:课程理念具有创新性;教学资源科学、多样、超前;教学方法更具针对性。高职高专语文课程教学在教学理念、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了高职高专语文教学的价值。
[Abstract]:The teaching reform of Chinese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Shanxi Province is characterized by innovation of curriculum concept, scientific, diverse and advanced teaching resources, and more pertinence of teaching methods. Th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f teaching concept, teaching resources and teaching methods of Chinese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received good teaching effect and realized the value of Chinese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
【作者单位】: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
【分类号】:I0-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冬平;;基于实用能力的高职高专英语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25期
2 李文祯;;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之我见[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8期
3 杨慧;;关于如何培养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探讨[J];考试周刊;2009年02期
4 郭瑛;张建霞;;浅谈高职高专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现代企业教育;2009年16期
5 师堂明;;高职高专金融英语教学改革初探[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1期
6 钟为永;;我的语文教学心理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1991年09期
7 刘波;失落的心脏[J];中国校园文学;2002年11期
8 ;学习《纲要》,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之我见[J];语文建设;2010年10期
9 李海燕;新课标语文教学的主体内动与主导引领[J];教书育人(学术理论);2004年03期
10 唐少玲;;语文教学改革的诗意解读[J];文学教育(上);2009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爱华;;中美合作矿工安全培训中教学理念与教学技术的创新模式[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坚;高井祥;孙正明;;地球空间信息学对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要求[A];全国测绘学科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孙晓红;闫涛;李福学;;“团队化教与学”教学方法探讨[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廖彦;;音乐学(教师教育)专业《基础和声》课程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A];全国和声复调教学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盛德荣;;如何培养高职高专学生的阳光心态[A];云南省高职高专教育分会第七次全体理事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会锋;;Book 4 Unit 8 Save Our World Lesson 63 Garbage Is Interesting![A];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第一届教学设计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谷京朝;韩德红;朱红卫;;D/A转换电路的一种讲授方法及其理念[A];教育部中南地区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教学研究会第二十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0年
8 金海渊;王力军;;职业学院体育课应贯彻“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蔡发泉;;与时俱进 更新化学实验教学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本[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4年
10 潘革生;何援军;赵峻颖;;计算机图形学教学理念的研究与实践[A];中国图学新进展2007——第一届中国图学大会暨第十届华东六省一市工程图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房涛 王湘蓉;甘当人梯终不悔专心教研永不停[N];中国教师报;2009年
2 李小燕;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N];甘肃日报;2007年
3 浙江省衢州高级中学 苏建宏;校内自助培训提高教师技能[N];中国体育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李文雯;“三生教育”如何在冲击中融合[N];玉溪日报;2009年
5 ;《学记》的教学理念[N];中国教师报;2003年
6 天津市静海一中副校长 张希彬;“同课异构”贵在“异构”[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窦杰然 陈桂芹;减负不能走极端[N];中国教育报;2008年
8 尹慧明;“非常6+1”打造魅力型教师[N];衡阳日报;2008年
9 ;《学记》的教学理念(05)[N];中国教师报;2003年
10 涂涂;“美术热”背后的教育反思[N];中国文化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清臣;基于专业发展的教师精神文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壮国桢;高职教育“行动导向”教学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马刚;“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的教学[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4 伍家文;我国新时期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5 王玲;美国知识观转型与大学本科教学模式变革之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梅俊;交叉学科复合式教学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7 郝鸿耀;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效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8 陈家起;体育教学的生命解读[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司成勇;从“学答”走向“学问”[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晋;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俊;论中学语文教材中爱情诗歌的教育功能[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桂辉;小学优秀教师实践智慧的叙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赵倩;对外汉字教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4 苑文颖;四部键盘和声译著的比较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2007年
5 李春琴;高校实施创业教育的探索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金敏华;高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7 雷雪;教学的道德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8 吴婷;对新疆部分高校数码钢琴集体课的调查与思考[D];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洋;教师个人教学理念的形成[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10 潘燕峰;高职高专学生心理韧性、压力知觉、积极情绪情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773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877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