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黑格尔对艺术类型和门类的划分
本文选题:黑格尔 + 艺术类型 ; 参考:《新闻爱好者》2010年16期
【摘要】:正黑格尔对艺术的定义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他认为艺术的理念或理想作为一个具体的统一体,是"具体的理念显现于适合的具体形象"。①不同艺术类型的产生,"是由于把理念作为艺术内容来掌握的方式不同,因而理念所借以显现的形象
[Abstract]:Zheng Hegel's definition of art is "the perceptual manifestation of the idea". He thinks that the idea or ideal of art is a concrete unity. It is "concrete idea appears in suitable concrete image" .1 the emergence of different types of art, "is because the idea as art content to grasp the different ways, so the idea of the image of the show
【作者单位】: 北京服装学院;
【分类号】:J0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繁仁;;试论黑格尔的艺术类型说[J];齐鲁学刊;1987年05期
2 马莉嘉;;从黑格尔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看音乐美的产生[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夏林玉;;黑格尔的客观思维学说[J];理论界;2010年07期
4 朱立元;;评黑格尔《美学》体系的构架[J];学术月刊;1984年02期
5 周才庶;;对黑格尔“艺术终结论”的再认识[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6 李丞;;艺术的转型与发展[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7 李骏;徐子方;;用“等级”构建的黑格尔艺术史观[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9年06期
8 金鸿;;古希腊雕刻的艺术特色浅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1期
9 余锐;;黑格尔论美的逻辑推演和历史进程[J];云梦学刊;2010年06期
10 李立华;周颖;王冬梅;;陈洪绶《杨升庵簪花图》中浪漫型艺术的表现[J];艺术探索;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大为;;在上帝与虚无之间——黑格尔的苦恼意识及其现代变式[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陈一壮;;黑格尔、方以智辩证法思想比较研究[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3 王国坛;;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和解[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4 卿文光;;语言·思维与精神——依黑格尔精神概念看文化相对主义的批判[A];中西视野下的实践哲学与文化哲学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04年
5 郭立新;龚瑞;;理念、制度——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少年司法之走向[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6 张鑫;;略论我国政府的入世应对[A];入世与政府先行[C];2002年
7 赵明;;充分发挥西部旅游资源的优势,使西部旅游成为高品位的特色之旅[A];区域旅游开发与黔中旅游经济发展[C];2000年
8 徐建平;亓胜华;蒋克华;孟祥恩;杨西博;张世效;;山东省科技馆新馆建馆理念构想[A];2007山东省重点学术研究成果[C];2008年
9 柳建庆;徐淑玲;;竞技篮球制胜理论体系框架构建研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10 张爱英;施余兵;李文娟;;论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及其质量监控体系的完善[A];2010北京高教学会高职研究会学术年会“金商祺”杯优秀论文专辑[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社科院 梁志学;解释单调的无限[N];社会科学报;2005年
2 张汝伦;黑格尔的《历史哲学》[N];中华读书报;2001年
3 张伟;追求真理的楷模[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4 雷思温;《从黑格尔到尼采》[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
5 张国清(旅荷学者);后现代思想舞场的旁观者[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6 李雪涛(北京外国语大学);黑格尔:平庸化中国形象[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7 本报书评人 云也退;怀疑与悲观的深处[N];中华读书报;2008年
8 ;黑格尔《小逻辑》新译本出版[N];中华读书报;2003年
9 金松林;霍耐特与德性的生活[N];中华读书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何民捷 苏超;从黑格尔到“后现代”[N];人民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玉明;试论黑格尔艺术认识范畴的实践性内涵[D];浙江大学;2004年
2 王福生;从思辨到革命——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D];吉林大学;2004年
3 罗朝慧;自由的必然性与现实性[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赵广明;理念与上帝[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丁三东;论黑格尔的自由谱系[D];武汉大学;2005年
6 何建良;“艺术终结论”批判[D];浙江大学;2008年
7 苏婉儿;宪制的伦理生命[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8 张琼;国家与自由[D];吉林大学;2009年
9 孙云宽;西方悲剧理论视野中的黑格尔悲剧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王有升;理念的力量[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苗青;冲突与和解[D];国际关系学院;2006年
2 侯盈露;希腊智者哲学新探[D];黑龙江大学;2008年
3 孙云宽;黑格尔戏剧美学思想评述[D];安徽大学;2004年
4 万仁甫;黑格尔文艺史哲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兰苑;“自在之物”在康德哲学中的地位[D];山西大学;2006年
6 马忆莞;冲突与毁灭—黑格尔冲突理论视角下田纳西·威廉斯剧作《热铁皮屋顶上的猫》的解读[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7 王河滨;论自主课堂的建构[D];西南大学;2007年
8 黄久松;寻找自由实现的处境[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9 冯月;广义无障碍理论与实践初探[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10 唐智芳;字本位理念下的对外汉字教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8774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877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