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从比较文学的历史形态看世界文学的新方向

发布时间:2018-05-21 05:53

  本文选题:世界文学 + 全球化 ; 参考:《学习与探索》2011年02期


【摘要】:世界文学问题已经成为当代文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本刊特邀请国内外这方面的专家学者就这个话题各抒己见,作为对这个老话题的新认识。苏源熙将文学置于空间之下考察,描述了世界文学的不同维度,他认为世界文学的经典性与非经典性是相对的。普契纳作为《诺顿世界文学选》的主编,试图从可能的世界理论之角度,致力于研究具体的、能够突出文学创造整体世界的体裁,其中包括创世文学和科幻小说。在分析文学本体时,他提出了三个术语:参照、规模和模型,并参照这一范畴解释了文学作品中世界的状况。王宁认为,世界文学为不同国家和不同语境的读者提供了新的阅读窗口,并通过这一窗口来了解世界。世界文学绝不应当是各民族文学的简单总汇,它应该是各民族文学杰作的集大成者。一部文学作品成为世界文学必须经过翻译的中介,在另一个或另一些国家和民族的语言中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鲜活的影响力。同样,对文学的研究和评价也应当依循世界性的标准。但不同的民族和国家的不同语言应该有不同版本的世界文学。马汉广则强调了全球化语境下文学的世界性意义,今天我们重提世界文学这个话题,致力于探讨它的文化语境、立论基础以及现实意义,由此我们才能界定这个概念的确切含义,它的内涵与外延等等。李铭则从中国比较文学在中国的实践探讨了其与世界文学的内在联系。本期这一组专题讨论文章的作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来讨论世界文学,实际上形成了一种对话关系,对我们重新认识世界文学的意义不无裨益。
[Abstract]:The question of world literature has become a hot topic in the contemporary literary world. The experts and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are inviting experts and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to express their views on this topic. As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is old topic, Su Yuanxi studies the literature under the space and describes the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world literature. The classic is relative. As the editor of Norton's world literature, he tries to study concrete in the perspective of possible world theory. It can highlight the genre of the world in which literature creates the whole world, including creation literature and science fiction. In the analysis of literary ontology, he put forward three terms: Reference, scale and model, and According to this category, the situation of the world in literary works is explained. Wang Ning believes that world literature provides a new reading window for readers of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different contexts and understands the world through this window. World literature should never be a simple sum of national literature. It should be a masterpiece of the masterpieces of all ethnic literature. The literary works of the Ministry have become the mediator of world literature and have a lasting vitality and vivid influence in the language of another or other countries and nations. Similarly, the study and evaluation of literature should also follow the world standard. However, different languages of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and countries should have different versions of the world. Literature. Ma Han Guang emphasizes the world significance of literature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Today, we emphasize the topic of world literature. We are devoted to the discussion of its cultural context, the foundation and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this way, we can define the exact meaning of this concept, its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and so on. Li Ming is from Chinese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China. In this period, the author of this group of topics discussed the world literature from different angles. In fact, it has formed a kind of dialogue relation, which is of great benefit to us to re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world literature.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
【分类号】:I0-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超;;反思与前瞻——中国“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导高层论坛会议纪要[J];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04期

2 高天民;;“全球性”图景中的差异性选择——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策略的思考[J];艺术·生活;2001年04期

3 高名潞;;没有线条的历史——对中国当代艺术史叙事的思考[J];文艺研究;2011年07期

4 ;克莱尔·麦克安德鲁:艺术品跟钱走,但钱不能决定一切[J];中国拍卖;2010年01期

5 丁晓洁;;微观世界中的虚无组织[J];东方艺术;2011年13期

6 黄建宏;;贫穷:交易与流通的边境、消费的巴别塔[J];当代艺术与投资;2011年09期

7 汉斯·贝尔廷;徐云涛;;作为全球艺术的当代艺术:一次批判性的分析[J];美术文献;2011年02期

8 古多·韦斯特维勒;;启蒙的理念[J];文史知识;2011年07期

9 比利安娜·思瑞克;;当代性:印度尼西亚的当代艺术[J];美术文献;2010年04期

10 郑大卫;梁幸仪;;局部回忆 香港国际艺术展与全球艺术,元年[J];艺术界;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忠祥;;“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学术研讨会开幕词[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杨治经;;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结构与文艺创作的民族化[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六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成立1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3 罗俊容;;碧野访谈录[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志忠;;跨越时空的文学对话——评《福克纳与莫言比较研究》[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5 庄文泉;;以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学为平台,多样性进行爱国主义教育[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第十二届科学论文研讨会专辑论文集[C];2004年

6 张磊;;“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与民族文化多样性”学术研讨会暨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第二十二届年会综述[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7 公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学[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8 刘保端;;关于“开放体系”理论和我的几点看法[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8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4年

9 ;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10 洪凤桐;;“两结合”不是一种独立的创作方法吗?[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一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二次年会论文集[C];198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实习记者李玉 通讯员刘津芳;世界文学的判定标准具有相对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记者 陈菁霞;世界文学正从乌托邦变为审美现实[N];中华读书报;2010年

3 焦庸鉴;世界文学新走向——开放 包容 多样化[N];文艺报;2004年

4 谭桂林;“世界文学”与文学的全球化[N];光明日报;2005年

5 季水河;世界文学与国别文学的对话[N];人民日报;2004年

6 马相武;全球化与民族精神[N];文艺报;2002年

7 宋德发;读胡良桂的《世界文学与国别文学》[N];文艺报;2005年

8 秦岚;译林三事[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9 王丽;一个赏心悦目的“大花园”[N];中华读书报;2007年

10 记者 周玉宁;文学能否真正走向“全人类”?[N];文艺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李秀丽;透过文学进行文化和政治批评[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2 卢玉玲;文学翻译与世界文学地图的重塑[D];复旦大学;2007年

3 吴,

本文编号:19180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9180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8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