珂勒惠支和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展在北京开幕
本文选题:鲁迅博物馆 + 中国当代 ; 参考:《鲁迅研究月刊》2010年03期
[Abstract]:......
【作者单位】: 北京鲁迅博物馆文物资料保管部;
【分类号】:J1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乔生;;梦里依稀慈母泪——为“珂勒惠支和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巡回展”而作[J];鲁迅研究月刊;2010年03期
2 杨万里;;与鲁迅曾有交往的三位青年——梁以俅、李世军、熊tD[J];鲁迅研究月刊;2010年03期
3 ;鲁迅研究月刊2010年1~12期总目[J];鲁迅研究月刊;2010年12期
4 ;纪念鲁迅逝世二十周年 美术家为鲁迅博物馆创作了一批有关鲁迅的作品[J];文物;1956年10期
5 朱嘉栋;;鲁迅遗印[J];上海文学;1981年09期
6 甘竞存;曾立平;;鲁迅与徐梵澄[J];百年潮;2001年03期
7 大江健三郎;李薇;;我这一生都在思考鲁迅[J];意林;2009年15期
8 群石;;鲁迅的印章知多少[J];书法艺术;1996年05期
9 肖振鸣;;民元前的鲁迅美术年谱(一)[J];鲁迅研究月刊;2009年02期
10 大江健三郎;;我这一生都在思考鲁迅[J];文苑(经典美文);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虹宝音;;颇具特色的中国当代贵金属纪念币综述[A];甘肃省钱币研究(1998-2003)年学术论文集[C];2003年
2 谢冕;;书写作为一种责任——序古远清《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3)[C];2006年
3 程波;;中国当代先锋电影的“泛底层”悖论[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4 ;“中国当代十大优秀青年诗人”大型评选活动揭晓[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二辑)[C];2007年
5 王敏;;中国当代区域文学的现实主义书写与反思——以新疆新生代汉语文学创作为例[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1.1)[C];2011年
6 ;后记[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4年秋冬卷[C];2004年
7 涂鸿;;新时期中国当代西南地区民族诗歌创作的现代意识(摘要)[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赵润琦;;论中国当代价值观变革的几个问题[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管祥麟;;我的民艺中国行——霞客精神的延伸[A];徐霞客研究(第14辑)[C];2006年
10 曹q;;中国当代油画中的“性图像”研究[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家杰;靳尚宜:希望画家精神振作一点[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陈少峰;打造文化出口产品的“十个一工程”[N];中国文化报;2009年
3 文新;《中国当代电影发展史》首发[N];文艺报;2007年
4 王腾飞;“墨非墨”水墨展:看我72变[N];中国文化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丰舒潍;我和焦作有个约定[N];焦作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杨桂青;汉学背后有没有一张高傲的脸[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黄华;第六届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开幕[N];中国民族报;2009年
8 郑洞天;长河中的倒影[N];人民日报;2004年
9 杨文;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新成果[N];人民日报;2005年
10 高春颀;中国当代油画投资前景未必乐观[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严健民;中国当代山水画在美国东部的认知[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2 洪治纲;反叛与超越[D];浙江大学;2005年
3 吴士新;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4 艾慧;中国当代通货膨胀理论研究(1979-1996)[D];复旦大学;2005年
5 陈吉德;中国当代先锋戏剧研究(1979-2000)[D];南京大学;2002年
6 王昌树;海德格尔生存论美学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7 欧仕金;存在的真理[D];吉林大学;2008年
8 朱忠翠;中国当代室内设计发展研究(Ⅱ)[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9 刘慧婷;中国当代社会转型期执政党意识形态引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10 黄华侨;艺术存在论的争议及其方法[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剑武;论中国古代军事爱国主义[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历树奎;中国当代廉政文化缺失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陈佳;从艺术家视角看中国当代艺术市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冰;当前中国的多边主义外交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5 王艳;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当代生态伦理的建构[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6 郭红玲;中国当代品牌家具展览展示的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5年
7 王慕鲲;中国当代油画的荒诞性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8 魏达;中国当代人体雕塑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9 曹q;中国当代油画中的“性图像”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卿雅;中国当代女艺术家作品中的性别视角[D];西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9225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922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