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主流之外——论周蕾理论批评的边缘论述
本文选题:周蕾 + 理论批评 ; 参考:《文艺理论研究》2010年02期
【摘要】:周蕾作为一位具有国际影响的华裔批评家,立足于中国文学、电影与文化政治的现实,自由出入于各种理论话语之间,以其犀利的文风、尖锐的批判意识和丰厚的理论素养,开启了一种边缘论述,挑战了理论权威的主导性和普适性。本文从三个方面抽样评述周蕾边缘论述的展开路径,即"男性的边缘:女性视野下的现代中国"、"帝国的边缘:第三空间内的香港文化"、"文字的边缘:文化翻译中的当代电影"。这三个方面,阐述了妇女在现代中国与西方对话中的主体性地位,揭露了以西方为代表的(后)殖民主义心态中的权力关系,论述了"文化媒介"所带来的"文化翻译"问题。周蕾打通文化隔阂、地域界限和种族区分,努力勾画并批判当前文化政治中各种流行的偏见,恢复中国文学和文化复杂的主体形态,展示了跨文化探讨的独特魅力。
[Abstract]:As a Chinese critic with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Zhou Lei, based on the reality of Chinese literature, film and cultural politics, is free to go in and out of all kinds of theoretical discourse with her sharp style of writing, sharp critical consciousness and rich theoretical accomplishment. It opens a kind of marginal discourse and challenges the leading and universality of theoretical authority. This paper reviews Zhou Lei's approach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ringe from three aspects: "the edge of men: modern China from the female perspective", "the edge of empire: Hong Kong culture in the third space", "the edge of the text: contemporary film in cultural translation". In these three aspect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subjectivity of women in the dialogue between modern China and the West, exposes the power relationship in the (post-colonial) mentality represented by the West, and discusses the problem of "cultural translation" brought about by "cultural media". Zhou Lei worked hard to draw and criticize all kinds of popular prejudices in current cultural politics, to restore the complex subject form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and to show the unique charm of cross-cultural discussion.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社科项目《英语世界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批准号09YJA751063) 江苏省社科项目《北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反思》(批准号07WXB010)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木;“20世纪中国文学与理论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2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面对三种传统[J];文艺理论研究;1997年05期
3 吴定宇,陈伟华;为“转型时期的中国文学”正名[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4 王先霈;“20世纪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与建构”述略[J];文艺研究;2004年02期
5 张岩泉;“20世纪中国文学与理论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文艺研究;1997年05期
6 张岩泉;“20世纪中国文学与理论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03期
7 漆咏德;世纪回眸——20世纪中国文学与理论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述评[J];中国文学研究;1997年03期
8 黄鹏;朱向前增补为中国作协理论批评委员会委员[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9 冯骥才;关于『中国文学』的概念[J];文学自由谈;1996年04期
10 何同心;理论批评需要反省[J];当代文坛;198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慧;;闻一多关于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与趋势的研究[A];闻一多研究集刊(纪念闻一多诞辰100周年)[C];2004年
2 关山;;神话历史化与中国文学品格——兼论神话教学的缺憾[A];第一届全国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科研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孟长勇;;对日韩留学生“中国文学”课教学的理论思考[A];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9年
4 千野拓政;;文学感到现代的瞬间——现代文学在中国的诞生[A];纪念鲁迅逝世七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5 金允植;;韩中现代文学相互关系一瞥——以鲁迅为中心[A];现代东亚语境中的鲁迅研究——中韩鲁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刘淮南;;文学的现实言说与文学性[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7 韦金满;;浅谈李白《古风五十九首》的形式美[A];唐代文学研究(第十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8 章小叶;;浅谈日本文学的超政治性[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9 葛红兵;;中国文学之与世界性文化矛盾——20世纪中国文学的民族化、西方化与世界化问题[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下)[C];2004年
10 吴格非;;外国文学,翻译文学,抑或中国文学?——走向一种当代解构主义和比较文学双重语境下的文学翻译观[A];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洪柏;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今日的中国文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王宏甲;中国文学形式发展探究(下)[N];学习时报;2005年
3 记者 胡军;“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工程启动[N];文艺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王胡;大卫·格罗斯曼谈中国和中国文学[N];中华读书报;2010年
5 记者 马璇;30年中国文学学术研讨会开讲[N];深圳特区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王坤宁;马丁·瓦尔泽: 中国文学让我的惊叹与日俱增[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9年
7 叶隽;期待着“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多元互动[N];中华读书报;2009年
8 王宏甲;中国文学形式发展探究(上)[N];学习时报;2005年
9 张炯;并未过时的思想遗产[N];文艺报;2009年
10 残雪;中国文学的夜晚[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德高;唯美的选择与转换[D];武汉大学;2005年
2 靳明全;中国现代文学运动、社团流派兴起和发展中的“日本影响”因素[D];四川大学;2003年
3 高玉;语言变革与中国文学现代转型[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4 易前良;国家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D];南京大学;2004年
5 陈南先;俄苏文学与“十七年中国文学”[D];苏州大学;2004年
6 张克;颓败线的颤动[D];武汉大学;2005年
7 徐东日;李德懋文学研究——兼与中国文学相比较[D];延边大学;2002年
8 田广文;“群”与“己”的嬗变[D];山东大学;2005年
9 叶辉;复旦大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论纲[D];复旦大学;2004年
10 朱云生;清末民初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现代性的发生[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左文;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佛教应对苦难的三种方式[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逄锦波;论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的理论构成[D];青岛大学;2002年
3 王芬;自由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D];郑州大学;2001年
4 邵宝华;当代蒙古诗歌理论批评研究(1947-1966年)[D];内蒙古大学;2005年
5 梅启波;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对欧洲的接纳与变异[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红梅;《慵斋丛话》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7 苏o,
本文编号:19358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935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