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伯家的苔丝》与《黑骏马》比较研究
本文选题:《德伯家的苔丝》与《黑骏马》 + 主题 ; 参考:《中国比较文学》2009年01期
【摘要】:托马斯·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与张承志的《黑骏马》是两篇哲理意味较浓的诗意小说,都探索了民族走向现代化进程中农业文明所遭受的打击,体现了作家深刻的理性思维。两部小说都创作了位于文明冲突中心的青年一代形象,通过他们的悲剧反映了传统和现代抉择的艰难。两部小说充满了民风民俗,都采用诗化小说的方式,加深了小说的美感效应。
[Abstract]:Thomas Hardy's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and Zhang Chengzhi's Black Horse are two philosophical poetic novels, both of which explore the impact on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the nation's modernization. It reflects the writer's profound rational thinking. Both novels have created images of the young generation at the center of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Their tragedies reflect the difficulties of traditional and modern choices. The two novels are full of folk customs and both use poetic novels to deepen the aesthetic effect of the novels.
【作者单位】: 南京审计学院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I0-03;I1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珍珠;;《尤利西斯》与社会性别[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崔兰平;对五四先进分子探索妇女发展的回顾与思考[J];北方论丛;2005年02期
3 刘祥文;;沿袭·颠覆·融合——浅析现代知识女性婚姻观念的嬗变[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张颖;许福兰;;西欧传统童话的文化解读——兼论童话对女童的影响[J];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07期
5 张筱南;乐雪;;缺失的女性——中外影视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J];长江论坛;2005年06期
6 郭方云;怪物魔镜中的自我——《弗兰肯斯坦》造物神话的女性主义解读[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朱剑云;《宠儿》中塞丝杀子的存在主义解读[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邹霞;;解析西蒙·波娃创作《第二性》的动机[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穆宏燕;从细密画看伊朗文化的顽强性[J];东疆学刊;2002年01期
10 刘熠;《喜福会》:男性中心主义的颠覆与解构[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吴荣兰;;从无声到有声——论《喜福会》中华裔女性自我身份的建构[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2 徐明宏;;夫妻同悦的理想与现实——论女性的性和家庭角色的转向[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志华;张文;吴节;;产品的女性化隐喻设计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浚;明清社会思潮与人情小说性爱观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2 卢寿荣;李渔戏曲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3 马春华;市场化与中国农村家庭的性别关系[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姜娓娓;建筑装饰与社会文化环境[D];清华大学;2004年
5 秦美珠;马克思的女性解放思想[D];复旦大学;2005年
6 赵军;卖淫刑事政策实证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王俊;解读高等教育的性别符码[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韩冷;现代性内涵的冲突[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吉崇敏;《文学季刊》与1930年代文学[D];吉林大学;2006年
10 王淑芹;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纪明;矛盾的存在[D];西北大学;2004年
2 马玉敏;论安娜·卡列尼娜悲剧的必然性[D];吉林大学;2004年
3 邢军;母爱,自我,孤独及两性对峙[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晓夫;女性:他者、物与中性人——我国大众传媒女性话语“失语症”浅析[D];吉林大学;2004年
5 岳二珍;荆棘丛中的安全之花——曼斯菲尔德及其女性主义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6 王志华;女性意识及其超越[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罗卓琳;挑战父权制:简·奥斯汀小说的女性主义评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8 陈明明;乔治·艾略特的小说:维多利亚时代妇女问题的镜子[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9 王芳;波伏娃的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及其影响[D];湘潭大学;2002年
10 李平;当代中国女性写作中的王安忆[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彬芮;;“生命政治”——“超有机一CAFAM泛主题展2011”的首届学术论坛第一场综述[J];当代艺术与投资;2011年08期
2 ;艺术论坛·主题拍卖[J];艺术市场;2011年08期
3 本刊编辑部;;资讯[J];当代艺术与投资;2011年08期
4 桃奇;;动漫派对·激情狂欢[J];男生女生(金版);2008年03期
5 邹晓庆;;“第四届AAC艺术中国”奖杯设计曝光[J];中国拍卖;2010年04期
6 ;上海艺术博览会 让收藏成为风尚[J];中国拍卖;2010年10期
7 ;娱乐加油站[J];人生十六七;2005年11期
8 任卫新;王晓岭;朱海;印青;沈晨;何燕敏;孙天卫;柳刚;;《我们的旗帜》主创人员创作谈[J];艺术评论;2011年07期
9 孙孟晋;;弥漫各种气味的艺术派对[J];东方艺术;2011年13期
10 ;展讯[J];缤纷;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胡朝阳;;“纯”色彩问题——教学实验研究[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2 嵇涌海;;试论小说主题的制约因素[A];中国小说研究[C];2003年
3 岳雯;;文学会走向终结吗?——2004·学术前沿论坛北京市文艺学会专场综述[A];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索晓海;;麦克白与仇虎的谋杀[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枫 周可立;艺术节主题晚会舞台创我市之最[N];安庆日报;2006年
2 记者 陈熹邋实习生 袁于飞;八艺节发布8条主题宣传词[N];湖北日报;2007年
3 ;灵感使艺术生命长青[N];文学报;2008年
4 美周刊 ;2005上海春季艺术沙龙四大看点[N];中国文化报;2005年
5 林忠文 马万里 胡国锋;栖霞苹果艺术节突出民生主题[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7年
6 记者 孟绮;植树节前,,中包艺术家用音乐呼唤绿色中国[N];音乐周报;2007年
7 美周;798艺术节:让公众亲近艺术[N];中国文化报;2008年
8 王健生;“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主题书画摄影展将举办[N];中国改革报;2007年
9 记者 顾国泉;投资艺术就是储蓄未来[N];上海金融报;2006年
10 马俊;“沉眠”的上海艺术有何态度?[N];东方早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颖;艺术的纸[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2 刘芳;诗学与文学翻译的读者接受[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3 肖娴;《世说新语》及其英译本词汇衔接比较[D];重庆大学;2008年
4 王然;国际艺术展览模式[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5 张夙群;用文体学理论评析小说译本[D];福州大学;2005年
6 杨青;生命的移植[D];吉林大学;2007年
7 徐轶群;塞尔登《文学批评理论》:历时与共时的并存[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8 伍爱凤;中日古代送别诗比较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胡非玄;超文性戏仿理论试说[D];中南民族大学;2007年
10 王亚威;[D];郑州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19624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962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