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傅雷与丹纳《艺术哲学》

发布时间:2018-06-09 04:30

  本文选题:傅雷 + 丹纳 ; 参考:《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9年05期


【摘要】:学贯中西的傅雷先生是一位我们熟知的伟大翻译家,巴尔扎克、罗曼.罗兰和丹纳等法国著名作家和美学家的作品,经过傅雷的译介在中国广大读者中享有崇高的声誉,数十年来流传不衰。本文试图对傅雷翻译丹纳《艺术哲学》的贡献作一研究,探讨傅雷在美学译介中的特点。
[Abstract]:Mr. Fu Lei, who studied Chinese and Western, is a great translator known to us, Balzac and Roman. The works of famous French writers and estheticians, such as Roland and Dana, have enjoyed a high reputation among Chinese readers through the transla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Fu Lei, and have been circulating for decades. This paper attempts to make a study of Fu Lei's contribution to the translation of Dana's philosophy of Art and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u Lei in aesthetic translation.
【作者单位】: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
【分类号】:J0-0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亢爱青;奥斯丁及其实证分析法学──奥斯丁法学思想的历史解读[J];当代法学;2001年03期

2 周铁项;试论傅雷的艺术主体思想——兼谈艺术的审美表现[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梁丽红;谈高师钢琴教学中理性素质的培养[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刘午子;一个未竟的话题——理趣[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王莉;试论《白蛇传》的衍变[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震;傅雷艺术批评思想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2 陈民;西方文学中死亡叙事的审美风貌[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吉春阳;秦宣夫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崔云伟;鲁迅与西方表现主义美术[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妍慧;“表现性形式”的历史呈现[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6 刘君;从工匠到“神经”天才[D];四川大学;2006年

7 陈琦;刀刻圣手与绘画巨匠[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8 陈亚民;罗杰·弗莱形式—文化的艺术批评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黄永健;艺术文化论—艺术在文化价值系统中的位置[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10 周保彬;海因里希·沃尔夫林艺术风格理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婷婷;英汉词义的不对应性及翻译[D];外交学院;2001年

2 崔云伟;论鲁迅文本中的表现主义绘画感[D];青岛大学;2003年

3 范永康;周作人“言志”文艺思想论[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4 敖玉敏;美学现代性遭遇朱光潜[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5 程家遐;试论当代中国艺术体制下的油画评价标准[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曹吙丹;中国传统民族服饰艺术在角色设计中的运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7 王建涛;唐代官僚士大夫家庭管理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8 陈玉洪;旁观时代的诗人[D];兰州大学;2006年

9 徐丽丽;思维在钢琴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艳丽;斯人独憔悴[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海颖;;论“魂归离恨天”的过犹不及之处[J];长城;2011年08期

2 高丽;;刍议文学翻译之难[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2011年04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文菁;;试论傅雷的翻译观[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曹娴;;释意理论视角下《高老头》的两个译本对比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潘启雯 通讯员魏延刚;首届“傅雷翻译出版奖”在京揭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钱林森;傅雷翻译文学经典与中国现代作家[N];中华读书报;2009年

3 李景端;文学翻译史的一座里程碑[N];中华读书报;2008年

4 金梅;文艺家的立命修身之道[N];文艺报;2007年

5 朱艳萍;艺术中的人文再现[N];中华读书报;2011年

6 张开焱;原创与深刻的缺乏[N];文艺报;2004年

7 金莹;翻译岂能“批量生产”?[N];文学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刘雪明;“翻译不是跨栏,绝非越快越好”[N];乌鲁木齐晚报;2010年

9 鲁枢元;生态批评的视野与尺度[N];中国艺术报;2005年

10 ;理想主义和情感精神的凝结与升华[N];文艺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胡震;傅雷艺术批评思想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谷丹;论丹纳对茅盾早期文艺观的影响[D];湘潭大学;2002年

2 李淼;傅雷的《高老头》翻译风格评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王茜;古典审美理想的守望者[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4 李淼;从《高老头》看傅雷的翻译风格[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5 罗立斌;论傅雷艺术修养对其翻译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哈比芭;从《高老头》与《贝姨》看傅雷的翻译[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周莉;傅雷神似观的再解读[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8 翟清永;论张谷若的翻译[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栗丽进;从傅雷的高老头译本看释意理论的应用[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19989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19989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6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