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理解”与文学文本的“真意”把握
本文选题:语文文学文本 + 关系 ; 参考:《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摘要】:在语文文学文本的理解上,"读者至上论"和接近"作者原意"论都存在缺陷。要解决文本理解中的困扰,准确把握文学文本的"真意",就必须理清读者、作者、文本之间的关系。
[Abstract]:In the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literary texts, both the theory of "reader first" and the theory of approaching "author's original intention" have defects.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ext understanding and grasp the true meaning of literary text, we must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among readers, authors and texts.
【作者单位】: 四川文理学院中文系;
【分类号】:I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曾惠燕,李伟迪;论人性的源渊[J];怀化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邦金,申定宝;传统走向现代的语言之路——从伽达默尔的《真理与方法》谈起[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2 陈雅丽;;论以人为本与执法原则的创新[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王确;呼唤真理 返回家园——从《真理与方法》看伽达默尔的艺术观[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吴志萌;现代阐释学语境下斯坦纳的翻译观——兼谈译者主体性[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03期
5 祝朝伟;从“等值”概念的产生看中西文化的差异[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王攀峰,张天宝;让教育研究走向生活体验[J];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7 彭焕萍,徐红新,郭桂环;从解释学视角看新闻文本的特征[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施铁如;语境论与心理学的叙事隐喻[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9 王志军;论歌唱者的听觉感知及其对歌唱的作用[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0 祝朝伟;互文性与翻译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奎军;历史、文学文本、文学价值——以赛金花题材文学作品为个案[D];暨南大学;2001年
2 李凤亮;诗·思·史:冲突与融合——米兰·昆德拉小说诗学引论[D];暨南大学;2001年
3 吴航;游戏与教育——兼论教育的游戏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白芸;理解学生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朱健平;翻译的跨文化解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王萌;禁锢的灵魂与挣扎的慧心[D];河南大学;2003年
9 傅书华;蓦然回首[D];河南大学;2004年
10 王莉颖;双语教育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成民;论新潮社对新文化建设的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徐冰鸥;西北贫困地区农村小学教师实践知识的叙述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邓红;民办回族幼儿园教师成长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4 徐冰鸥;实践知识的叙述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瞿淼音;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意义空间的三个维度[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江久文;诗歌的符号解读[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7 李敏;对话型语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翟朝云;探究性阅读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吕小辉;斯蒂文·霍尔现象学创作思想及其作品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10 李志华;杜夫海纳对审美对象和艺术作品类型的现象学描述[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汪堂家;人的尊严原理的再思辨——目的与手段的辩证法[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四格漫画[J];文学少年(小学);2010年01期
2 王琦;;关于双语教学辩证关系的探讨[J];林区教学;2010年01期
3 赵炳林;;箕氏朝鲜及相关问题再考证[J];黑龙江史志;2010年03期
4 张健;;论中法关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5 郑传锐;王树森;余恕诚;;论唐代对外交往诗歌的文化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胡言会;郭梅;;《文心雕龙·情采》中的“情”“采”关系新解[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张海钰;;浅谈呼吸与身韵的关系与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0年06期
8 邵俊秋;;从《入殓师》解读日本人的生死观[J];电影文学;2010年09期
9 黄淼;王蕾;;浅析动画片与青少年的关系[J];艺术教育;2010年05期
10 高速平;王成云;;论《觉醒》中的生态女性主义理想[J];电影文学;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门福;;信息化测绘在数字城市建设中的对策[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四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李琛;刘力;;艾滋病感染者内化的污名——一个质性研究[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孙百明;;论七情与糖尿病的关系[A];第四届国际中医糖尿病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吴子良;;景德镇市负离子含量特征及与气象要素的关系[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三届气象综合探测技术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杨庆萍;王苏;高中卫;郑扬;刘鸿斌;;大气环流与冬季洪泽湖入湖水量关系初探[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6 张为杰;杨子生;;土地整理与新农村建设关系研究[A];节约集约用地及城乡统筹发展——2009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彭同心;;建立企业标准体系——一个好的企业实施全方位管理的平台[A];天津市电视技术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8 李冬;王俊安;;以双赢为目标来调整导师和研究生的关系[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9 叶海龙;吴海镇;李建业;;气象条件对i*柑开花的影响分析[A];第六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李灿东;;中医证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关系[A];中医药中青年科技创新与成果展示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祥营;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政协的关系研究(1949-1956)[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2 廖瑜;论犯罪情节[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3 徐雪辉;元杂剧文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4 汤军;造物中“情”、“理”二元关系的理论构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5 宝音特古斯;十八世纪初期卫拉特、西藏、清朝关系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6 乌云毕力格;论《苏布喜地》及其对蒙古箴言诗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09年
7 田鹤城;经济发展与犯罪关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8 郑志杰;古脉诊法的演变及与针灸的关系[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9 张晓辉;全球化视角下的中西方文化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孟祥仲;平等与效率关系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韬;中法医患对话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潘汛l,
本文编号:20111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011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