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艺术院校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思考
本文选题:艺术人才 + 人才培养模式 ; 参考:《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9年04期
【摘要】:随着艺术教育的发展,传统精英艺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大众化艺术教育的发展。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从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措施两个方面对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艺术人才培养目标的科学定位应处理好四个"关系",要整合和提升现有各种显性教育资源和隐性教育资源,改进和拓展培养途径,完善培养质量的监控体系与制度。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rt education,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traditional elite art education can not meet the development of popular art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of the work,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in art colleges from two aspects: the training goal and the training measures.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scientific orientation of the training goal of artistic talents should deal with the four "relations", integrate and promote all kinds of explicit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recessive educational resources, improve and expand the ways of cultivation, and perfect the monitoring system and system of training quality.
【作者单位】: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分类号】:J0-4;G64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道福;要重视美育[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80年02期
2 余修;传道·继承·发扬·创新——代发刊词[J];齐鲁艺苑;1982年00期
3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按学科设置专业[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3年S1期
4 文育林;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按学科设置专业[J];高等教育研究;1983年02期
5 ;教育部部属高等工业学校教育研究协作组一九八三年至一九八五年重点课题计划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3年01期
6 杨静仁;;杨静仁同志在中央民族歌舞团三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J];中国民族;1983年04期
7 何志汉;;关于美育的几个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3年04期
8 ;黑龙江省成人教育学会优秀科研成果获奖名单[J];成人教育;1984年06期
9 朱兴礼;邵鸥;;吴兴在元朝初期艺术发展中的作用[J];蒙古学信息;1984年01期
10 吕森;;提高人才素质 加强教学改革——清华大学教学改革的概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宽;;在向素质教育转轨中师范学校应起示范作用[A];学陶师陶 贵在实践——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第二届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1996年
2 徐英;;艺术教育“两种人才模式"培养的理论构想[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史根东;;创建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A];人学与现代化(三)——北京市人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技术咨询服务部代表钟鸣同志的发言[A];上海市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历史研究会第三届年会纪念特刊[C];1987年
5 谭国民;孙诚;张蕾;鲁永艳;;包装工程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A];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包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6 杨皓;尹常治;;创新设计实践[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7 王慧敏;赵文亮;;面向21世纪的工程图学教育[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8 邵炳华;;迎接知识经济挑战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的创新教育[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9 刘森;;当前技工学校面临的问题与对策[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10 丁华;王立祥;张斌;魏欣冰;;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人才[A];第五届全国药理学教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孙小杰;高度重视首都文化建设努力办好高等艺术院校[N];北京日报;2000年
2 记者 孙玉山;教育的出路在于改革创新[N];北京日报;2000年
3 谭国民 孙诚 张蕾 鲁永艳;论我国包装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N];中国包装报;2000年
4 记者 刘玉;辽宁首届高职毕业生“走俏”[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翟帆;高职高专: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成长的摇篮[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李燕铭;高职高专教改全面启动[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7 葛小冲;雪域高原文化教育的变迁[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8 陈杏;芭蕾美学和民族情感[N];中国文化报;2000年
9 刘民华;湖北黄梅戏向何处去[N];中国文化报;2000年
10 杜宁;豫剧出现“桑派”[N];中国文化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彤;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可持续发展[D];厦门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列富;创造力及学生创造力培养问题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王伟;医学图像配准方法研究及其在声带图像处理中的应用[D];北京工业大学;2001年
3 郭秀兰;构建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KAQ人才培养模式[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张巍;高等学校素质教育工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1年
5 李盛;WTO与大学本科法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6 鲁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职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美德三国法律教育比较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7 竭艳丽;台湾、内地九年一贯数学课程改革之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8 姜秀珠;新世纪小学教师素质与师范教育改革的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郭建锋;基于AHP法的土建类大学毕业生质量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10 李世葵;艺术管理中的主客体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0136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013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