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泛网络时代的微艺术
发布时间:2018-06-17 19:03
本文选题:泛网络时代 + 微媒体 ; 参考:《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摘要】:在历史上,基于材料的微艺术随着工具的进步而发展。近年来,由于媒体终端技术日益朝着以功能需求和用户体验为前提的微型化、便携化、移动化演变,媒体艺术呈现出微化趋势,由此导致基于信息的微艺术的繁荣,其类型包括小游戏、手机动漫、手机电视剧、短信文学、微博文学,以及流行于社会化媒体的网络表情等。微艺术在接受主流文化的审视、批评和冲刷的同时,正在建构新生代的价值谱系。两类微艺术在泛网络条件下的融汇,是当前值得深入研究的现象。
[Abstract]:Historically, material-based microart has evolved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tools. In recent years, media terminal technolog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miniaturized, portable and mobile based on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and user experience. Media art shows a trend of microcosm, which leads to the prosperity of information-based microart. Its types include games, mobile animation, mobile TV series, short message literature, Weibo literature, and popular online expressions on social media. While accepting the examination, criticism and scouring of the mainstream culture, micro-art is constructing the value pedigree of the new generation. The fusion of two kinds of micro-art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pan-network is a phenomenon worthy of further study at present.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分类号】:J110.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宋小俊,王忙生;人口增长容量极限“K值”探微[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余建坤;农业生物技术可持续性评价体系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6年
2 曾渝;海南生态药业发展模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6年
3 马彦;生物医药产业价值链的整合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本报记者 朱宇;精准营销将成互联网投资新热点[N];中国证券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舒杰;微博中的经理人:片语见真性[N];通信产业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董军;SNS加法生存[N];中国经营报;2010年
,本文编号:20321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032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