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病态文化现象浅析
本文选题:中国当代艺术 + 文化现象 ; 参考:《美术研究》2009年03期
【摘要】:正自文艺复兴以来,人类科技迅猛发展,并在今天达到了高峰。科技的发展使人类摆脱了"神学"的控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社会繁荣和进步。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如环境的破坏,物种的灭绝,资源的匮乏,以及各种高科技武器对人
[Abstract]:Since the Renaissance, hum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developed rapidly, and has reached a peak toda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man beings have got rid of theology and ushered in unprecedented social prosperity and progress. But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brings many social problems, such as environmental damage, species extinction, lack of resources, and various high-tech weapons on human beings.
【作者单位】: 南京晓庄学院美术学院;
【分类号】:J120;G1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2011哈雷戴维森 中国当代艺术臻品大赛落幕[J];东方艺术;2011年13期
2 姚朋;;迷途与寻根——浅谈中国当代艺术的某些现状和未来走向[J];工业设计;2011年05期
3 马学东;;中国当代艺术品的私人收藏研究[J];荣宝斋;2011年06期
4 翁菱;张黎;;“留注中国当代艺术”——关于当代艺术市场的对话[J];艺术·生活;2006年05期
5 宋琛;;市场引导下当代艺术构成体系[J];艺术.生活;2007年03期
6 ;沈舟进入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行列[J];上海建设论苑;1994年04期
7 ;2010年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J];美术文献;2010年03期
8 ;《中国当代艺术全集》绘画篇·油画第一卷出版[J];美术文献;2010年06期
9 梁玖;;中国当代艺术的加力诠释——评艺术本土阐释力作《中国当代艺术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10 王端廷;;当代艺术与大众的距离[J];东方艺术;2011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凡;;长不大的青春期 试论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玩”及其危险性[A];2010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0年
2 马健;;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经济学观照:回顾与展望[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3 彭肜;;论中国当代艺术的文化认同与身份策略[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封振国;;美丽的形式——谈新锐艺术及其存在的当代艺术精神状态[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裴临风;;边缘地带——有感于贵州当代艺术的现状、处境及其它[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丽娜;;“通渭现象”及其产业化发展的思考[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先亮;;文学语言文化特征论[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下)[C];2002年
8 马至融;;历史在坚定地选择——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八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3年
9 费小平;;《翻译研究与杰出的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学者资源的阅读:译介学研究的文本化途径》[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第6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翻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武沛;;徘徊于两性之间的美——解读艺术作品中“中性”身体的符号[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剑武;如何调整是关键[N];人民日报;2008年
2 张勇;张晓刚——中国当代艺术的“千万宝贝”[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3 本报记者 邱家和;专家多伦论道指点中国当代艺术历史与未来[N];上海证券报;2009年
4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院长 张晓凌;再塑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形象(上)[N];光明日报;2009年
5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院长 张晓凌;再塑中国当代艺术的国际形象(下)[N];光明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杨琳;博雅珊:中国当代艺术如此新鲜[N];上海证券报;2009年
7 西沐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与管理研究室主任;798的变局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境遇[N];美术报;2009年
8 商报记者 刘洋;中国当代艺术未进入低迷期[N];北京商报;2009年
9 郭燕 姚瑶;798:中国当代艺术新地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10 河清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当代艺术”缘何没有“中国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皓;艺术地理——中国当代艺术现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玲;拉康理论视野中后现代社会的欲望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璇;大众化:中国当代艺术审美价值取向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孙大棠;中国当代艺术进程中的“观众”与“西方”[D];中国美术学院;2010年
3 王大治;扣响可能之门——中国当代艺术文化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鸿渊;东施效颦[D];西安美术学院;2009年
5 聂琦峰;论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中国因素[D];南京艺术学院;2006年
6 曾彦斌;回到本地[D];中山大学;2004年
7 亢亮;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盲目性[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7年
8 卢征远;当代艺术坐标系统与自我剖析[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9 张婧;重塑文化立场[D];天津美术学院;2010年
10 魏津;中国当代艺术中情色问题的表现[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936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0936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