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08年中国“文学理论”学术发展统计
本文选题:中国 + 文学理论 ; 参考:《人文杂志》2011年04期
【摘要】:采用文献计量统计的方法对1998——2008年我国文学理论发展的学术热点及相关数据、重要事件进行统计归纳,整理出清晰的发展脉路,反思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客观呈现发展前景。
[Abstract]:This paper uses the method of bibliometric statistics to sum up the academic hotspots and related data and important ev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ory from 1998 to 2008, to sort out a clear path of development, and to reflect o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bjective presents the prospect of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西安体育学院图书馆;
【分类号】:I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钱中文;再谈文学理论现代性问题[J];文艺研究;1999年03期
2 钱中文;文学理论现代性问题[J];文学评论;1999年02期
3 杨春时;文学理论: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峰;审美·民族·现代——沈从文创作中的审美主义与现代性问题[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王家发;一部“接着讲”的优秀的文学理论新教材[J];长春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3 程勇;中国文论重建的困惑与反省[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4 杨琳;社会转型期文学批评的跨媒体现象分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张金梅;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及其融合中西文论的努力——以钱中文、童庆炳为例[J];当代文坛;2005年06期
6 李松;鸳鸯蝴蝶——《礼拜六》派与新文学作家论争的审理及其反思[J];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08期
7 王本朝;从现代性到全球性——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学术资源问题[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10期
8 萧君和;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夏贵清;译者主体性的内涵及其表现[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韩传喜;赵文坦;;80年代后中国先锋绘画的现代性意义重估[J];国画家;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龚举善;;全球化趋势中纪实文学的必要性[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2 吴浪平;;原创:关于中国文论建设的思考[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3 卢佑诚;;关于古代文论研究的两点看法[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姚鹤鸣;;文学中的文化研究和马克思主义文论[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季水河;;走向多元对话思维——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创新与思维方式的变革[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谭好哲;;美学民族化与本土性问题的叩问[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戴冠青;;本世纪初文学理论建设审视[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月珍;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批评研究的进程[D];暨南大学;2002年
2 阎嘉;多元文化与汉语文学批评新传统[D];四川大学;2002年
3 孙辉;批评的文化之路——20世纪末以来文学批评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4 马和民;社会化危机及其出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皇甫晓涛;文化复兴与比较文学研究——中国文学的再阐释与现代文化的重构[D];四川大学;2003年
6 邵滢;中国文学批评现代建构之反思[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7 周海波;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钧;生态文化学与30年代小说主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芙蓉;论中国小说与社会的同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10 谭光辉;症状的症状[D];四川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春辉;论巴赫金的文学观[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2 陈钦;浅论协商对话式的阅读教学[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3 吴承笃;巴赫金文化诗学中的对话理论[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詹冬华;李健吾文学批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胡秀丽;融合与冲突[D];浙江师范大学;2003年
6 毕日升;九十年代中国“文化研究”的兴起、现状及前景[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刘水芬;生态美学与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价值倡导及建构[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8 李波;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4年
9 谢佑芬;译者主体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10 陈芝国;浅论文学中的历史感现象[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艳春;李世新;;同一起点,不同路向:中日侦探小说发展路径比较[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朱德庸三幅漫画拍卖近百万 堪称中国漫画史创举[J];华人世界;2011年06期
3 邹晓庆;;“第四届AAC艺术中国”奖杯设计曝光[J];中国拍卖;2010年04期
4 蔡武;;“六合一家 心心相印”[J];文史知识;2011年07期
5 ;资讯[J];西部广播电视;2011年08期
6 ;观展指南[J];东方艺术;2011年15期
7 ;中国时尚同盟时尚发布十月再聚上海[J];流行色;2011年08期
8 ;娱乐快报[J];黄金时代(男仔女仔);2004年05期
9 刘杰;;以物件为视角[J];当代艺术与投资;2011年08期
10 赵忱;;2007威尼斯:艺术双年展将重现活力?[J];中国拍卖;2006年10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供稿,桂琳整理;文化研究与当代文学理论新趋势[N];光明日报;2001年
2 邢建昌;来源于对人生境况的深层关怀[N];文艺报;2002年
3 董学文 金风;注重文学理论研究的原创意识[N];人民日报;2001年
4 董学文;文学理论反思研究的科学性问题[N];文艺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 王夕雨;比较文学研究,自由实践的场域[N];人民政协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何世剑;中国古典美学“丽”范畴论[D];南昌大学;2005年
2 韩益睿;西方叙事学在中国的传播与演变[D];兰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932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093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