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流、内心独白与小说人物心理描写
本文选题:间接内心独白 + 意识流手法 ; 参考:《小说评论》2009年S1期
【摘要】:正1.引言世间的变幻莫测莫过于人心的复杂多变,文学作品中人物内心世界的千变万化更是如此。在传统的文学创作中,小说家倾注于通过表情、肢体语言、对话来揭示作品人物的内心活动,如今,表现人物意识之流的内心独白跃然纸上。在英国文学史上,远在18世纪中期,劳伦
[Abstract]:Regular 1. The preface of the world is more complicated and changeable than the inner world of the characters in literary works. In the traditional literary creation, the novelist devoted himself to revealing the inner activities of the characters through expression, body language and dialogue. In the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 as far back as the mid-18th century, Lauren
【作者单位】: 邯郸学院;
【分类号】:I05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智义;关于华兹华斯诗学遗产价值的再认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2 江守义;;论唐传奇内容模式的逻辑序列——唐传奇的叙事逻辑之一[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江守义;;唐传奇结尾的故事模式[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汪桂芬;谈小说翻译者关注叙述视角的必要性——兼评海明威的叙述艺术及翻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5 陈丽慧;美国梦——评彼得·凯里的短篇小说《美国梦》[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6 陈琳;;原文聚焦与译文选词——《红楼梦》文学翻译探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7 王玉明,冯晓英;叙述视角的选择与文体效果[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8 吴文安;字面义和隐含义的翻译——《红楼梦》英译文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张舒予;论伍尔夫与勃朗特的心灵与创作之关联[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江守义;叙事中的时序变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胡彦;;女性写作:从身体到经验——兼论当代女作家的创作[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鄢然;;从《金色笔记》看莱辛的女性政治意识与叙事策略[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3 王茜;;以诺德的“功能加忠诚”原则为指导探讨不同文体的翻译技巧[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第二辑[C];2011年
4 修倜;;“戏仿”的喜剧性动因与创造性建构——以中国当代影视喜剧为例[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刘卫英;马彦芳;;《凤仙郡冒天止雨孙大圣劝善施霖》的空间叙事艺术[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四辑)[C];2010年
6 陆兴忍;;后学语境下女性日常生活叙事话语权威的建构[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魏晓红;乔治·艾略特小说的心理描写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刘坚;康拉德小说的道德主题与现代阐释[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杨素秋;“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关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吕敏宏;手中放飞的风筝[D];南开大学;2010年
7 李长中;文学文本基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李振;延安《解放日报》中的性别与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9 刘佳;黑泽明作品的美学特质及其对当代中国电影的启示[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张军府;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树军;50至70年代合作化小说情爱叙事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娜;“参与”与“超然”: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中的写作技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周思谕;清末民初对《福尔摩斯探案集》的译介[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路晓辉;史蒂文森主要小说叙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李进;时空交错下的别样言说[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李思明;《赎罪》叙事视角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韩伟杰;叙事理论视阈下《一位女士的画像》主题阐释[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李佳;欧·亨利三篇短篇小说的文体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9 刘淑玲;从叙事学角度看译者在小说翻译中的角色[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李庆;一项关于隐性文体知识的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秋芬;;浅谈《审讯桌》中意识流手法的运用[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2 祝克懿;《春之声》的语言解读[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袁红梅;;意识流在新时期的传播[J];天府新论;2007年02期
4 林宏伟;金红;;苍凉人生游园一梦——浅谈《游园惊梦》中的意识流[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5 贺岚;;试论西方意识流对中国朦胧派诗歌的影响[J];作家;2010年04期
6 卜庆华;;我国第一部采用意识流手法的诗剧之史实新考[J];天中学刊;1988年02期
7 杨志明;;论王蒙作品中的意识流[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于群;;不存在连续的叙述——论《守望灯塔》中意识流手法的独特运用[J];长城;2010年10期
9 郭成芳;;超越时空 重塑自我——析《乞力马扎罗的雪》的意识流创作手法[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10 白雪梅;;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流动——评福克纳《喧哗与骚动》的意识流手法[J];作家;200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夏中华;;质朴无华 平谈有味——戴昭明《大漠孤烟》语言特色试析[A];中国小说研究[C];2003年
2 郑立德;;《红楼梦》人名谐音拾趣[A];红学论文汇编[C];2004年
3 程春梅;;浅谈《水浒传》中“拜”的特色[A];水浒争鸣(第十辑)[C];2008年
4 龚耀生;;谈创作方法[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8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4年
5 陶永莉;;《蜀山剑侠传》研究史略述评[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6 陈红旗;;残雪小说:反现代性的异端境界[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李惠军;;痛苦与美妙并存的精神旅程——伍尔芙小说《墙上的斑点》赏析[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许俊雅;;台湾小说中的戏剧题材及写作技巧[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02年
9 林达洁;;打破常规 异物重组——王蒙意识流小说语言变异谈[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02年
10 周传家;;不朽的形象 崇高的精神——京剧《范仲淹》礼赞[A];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敏;1900年以来百佳小说人物[N];中华读书报;2002年
2 白草;关于小说人物的肯定性品格[N];文艺报;2003年
3 宗介华;心灵的欢歌[N];中国文化报;2008年
4 记者 朱梁峰 实习生 冯s,
本文编号:20956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095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