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语言研究——艺术研究的一个全新维度
本文选题:艺术语言 + 定义 ; 参考:《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摘要】:本文在"与文字无关的语言"和"与形式无关的语言"的基础上,阐述当代艺术理论研究的诸多维度,提出了艺术语言这个全新的维度;认为应当更加重视艺术语言研究,而不是仅仅把艺术语言当做艺术形式的一部分。作者提出了艺术语言研究的定义,又进一步分析了艺术语言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language independent of writing" and "language independent of form", this paper expounds many dimensions of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contemporary art, puts forward the new dimension of art language, and thinks that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study of art language. Instead of just treating artistic language as part of art form.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definition of art language research, and further analyzes the content and method of art language research.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艺术教育杂志社;
【基金】:中国地震局教师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090123
【分类号】:J0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志敏;陈捷;;电影语言:新概念与新版图[J];文艺争鸣;2007年07期
2 张晶;;艺术语言在创作思维中的生成作用[J];艺术百家;2009年06期
3 骆小所;艺术语言再探讨[J];语言文字应用;199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玉堂;;从“释比”的音译谈羌族释比经典中“神名”的英译[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2 袁文彬;翻译研究的语篇分析模式及其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3 沙宗元;;论汉字发展和规范的动态平衡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4 孙显元;;中共两大历史性飞跃理论成果命名的启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惠嘉;户晓辉;;论“兴”义的演变及其思维特点[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6 杨璨;;“火星文”的非语言特征[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徐福坤;;从汉字的应用看汉字的性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8 王有卫;;语素文字说质疑[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9 孙良诚;;高职英语教学中的语言教学和言语教学探讨[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0 孙良诚;;高职英语教学中语言教学和言语教学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谷征;翁立伟;;男性气质展示:《非诚勿扰》男嘉宾呈现的男性形象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铭玉;;谈语言符号学理论系统的构建[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3 王兆春;;索绪尔符号学说与《墨经》“名实”论之比较[A];“回顾与前瞻:中国逻辑史研究30年”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杨莉;;索绪尔的语言观及任意性原则对外语学习的启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5 何小菲;;“杂交性”策略在跨文化符码中的运用及受众的解读——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案例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6 周频;;在学习词典中采用语义网络凸显语词意义[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7 周红红;;外来词的界定[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韩永进;;城市创新的结构与符号逻辑——城市创新经济结构体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路线图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0分会场-生态文明视域中的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黄荣生;;汉、英姓氏文化差异探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李艳;施春宏;;外来词语义的汉语化机制及相关问题[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丽玮;元刊杂剧复字词汇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曹磊;翻译的修辞符号视角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陈佳;论英汉运动事件表达中“路径”单位的“空间界态”概念语义及其句法—语义接口功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龙翔;中国英语学习者言语交际中语用失误之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王蕾;中国高水平EFL学习者语言研究:程式语和语言创造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龙金顺;英语写作修辞的符号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苏勇;解构批评:形态与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郭嘉;英语语调实验分析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王艳红;美国黑人英语汉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雪;俄汉语词汇理据性对比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艺彬;俄语三价动词的语义配价与句法模式[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鼐;关于数字电影传播特征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丁一吟;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大众传播学解读[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刘欢;儿童绘本的表意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6 潘红英;时政深度报道的传播符号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王伟娜;英汉谚语里动物词汇的文化内涵对比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李晓;语言符号与货币的通约性初探[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9 苏章海;进化与融合:中西语言学元语言关键词系统对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10 郑宇;后现代史学对传统史学的挑战与反思[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克·麦茨 ,单万里 ,尤仁;电影语言的符号学研究:我们离真正格式化的可能性有多远?[J];世界电影;1988年01期
2 张晶;;再论审美构形[J];文艺理论研究;2009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邵s,
本文编号:20989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098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