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与效果研究中的“潜文本”——文学理论与传播研究的交叉视角
[Abstract]:The study of media effect pays more attention to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and easily leads to neglect of invalid message. The existence and mechanism of latent text provide a sufficient theoretical appeal for this kind of effect mode which is too empirical and direct. Latent text has different colors and force fields in different text fields, and its ineffectiveness is only a kind of effect which is not directly detected by text (intertextua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terary theory,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ffect itself, intertextuality and discourse subject, requires that the study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latent text and its "no effect", and restore the textuality to intertextuality and the subjectivity to the text field. The explicit text and its effect are reduced to the whole configuration (formation) of the latent text and the organic text without effect.
【作者单位】: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学所;西南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丁柏铨;再论新闻的有效传播[J];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2 孔明安;;“Articulation”与后马克思主义的偶然性逻辑——从拉克劳和墨菲的“articulation”谈起[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06年0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从辉;;大学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传播理论应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2 罗阳富;;试析媒介的教育功能与农村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3期
3 杨潇;;天使之吻,还是魔鬼之恋?——对“人造美女”的文化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4 田昊;;再探电视真人秀的混杂叙事特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5 王海;;20世纪上半叶西方政治家的宣传技巧考略[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朱琳;;论网民力捧电视剧的开放性叙事策略——以美剧《越狱》和中国情景喜剧《武林外传》为例[J];保定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童兵;;试论休闲需求和媒介的休闲功能[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秦侠;崔人元;;基于知识有效传播的教学质量管理[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郝家林;;传播学的概念、视野与方法[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10 庄永志;;《焦点访谈》和《新闻调查》有关艾滋病报道的发展变化[J];中国编辑;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振铎;何晓林;;时代呼唤生态出版[A];中国编辑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吴清芳;;大众传播·社会角色·和谐社会[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3 吕新雨;;仪式、电视与国家意识形态——再读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4 仇学英;;农民发展创新的传播原动力——贵阳市乌当区用科技文化传播引导农民政治参与实现农户和农村社区变迁的分析框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5 张殿元;;传媒内容的嬗变:作为影响机制的广告传播[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6 何小菲;;“杂交性”策略在跨文化符码中的运用及受众的解读——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案例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7 骆洪才;;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改革与数学教师培训[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8 冯颜利;王雄;;柯亨的公正思想初探[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吕鹏;;生产机制与接受机制的共谋——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符号学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李游;;网络环境下博客的传播学特性[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晓军;形象流——电视媒介文化与后现代主义思潮之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2 张黎敏;《时事新报·学灯》:文化传播与文学生长[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石竹青;大众传播时代的电视艺术性[D];辽宁大学;2009年
4 蒋建忠;印象理论与外交政策分析[D];复旦大学;2009年
5 陈瑜;电影悬念的叙事分析[D];上海大学;2009年
6 王陆;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结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杨光;形态与逻辑[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8 马汇莹;一国两制下的大众传媒:互动、边界与开放[D];复旦大学;2008年
9 何建龙;城市向导[D];同济大学;2008年
10 吕晓志;中美情境喜剧喜剧性比较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文;国家形象传播中传播理论的运用[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丽娜;安贝托·艾柯符号学美学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3 何晓敏;媒介演化的自组织规律初探[D];厦门大学;2009年
4 丁琴琴;我国电视民生新闻实践与公共话语空间的构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5 王丁;于丹《<论语>心得》世俗化传播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6 张华;论媒介事件的意识形态建构[D];兰州大学;2009年
7 张蕾;中国媒体关于西藏事件报道的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8 王彩霞;传播学视野下中国军事题材电视剧探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9 魏爱民;后现代视域中的动画审美特征[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10 黄丽军;主导与叠加:陈凯歌电影创作流变审视[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玉平;互文性批评初探[J];文艺评论;2002年05期
2 杨慧,张新军;大学英语教学的互文性视角[J];山东外语教学;2002年02期
3 徐盛桓;幂姆与文学作品互文性研究[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赵静;互文性与翻译[J];山东外语教学;1999年04期
5 张新军;互文性:从索绪尔到万维网——Graham Allen《互文性》评介[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6 郦青;《一剪梅》英译的互文性对比解读[J];修辞学习;2005年03期
7 禹海亮;互文性:非独创的艺术[J];文艺研究;2005年04期
8 杨衍松;互文性与翻译[J];中国翻译;1994年04期
9 殷企平;谈“互文性”[J];外国文学评论;1994年02期
10 秦海鹰;互文性理论的缘起与流变[J];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熊锡源;;互文性概念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A];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余平;;论“文本间性”与习语的翻译——文化意象翻译研究之二[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黄勤;;从互文性看诗歌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穆旦诗《苍蝇》英译赏析[A];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王璐;;互文性理论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李梅红;;在互文性的指导下进行广告套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余平;;“文本间性”与文化意象的翻译[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周以量;;王岅故事在日本奿歌中的接受和影,
本文编号:21292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129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