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文学理论新体系的创造性建构——评杨春时《文学理论新编》

发布时间:2018-07-17 08:29
【摘要】:正杨春时先生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文学理论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是一部完成了体系性创新,具有高度学术价值的专著式教材。作者融入自己二十多年不懈探索辛勤耕耘的理论收获,综合了新时期以来,特别是"后新时期"以来中国文学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在理论体系创新上有根本性的突破:提出了崭新的文学的多重本质理论,克服
[Abstract]:Mr. Yang Chunshi's "Eleventh Five-Year Plan" National Planning textbook "New Literary Theory"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7) is a monographic textbook which has completed systematic innovation and has high academic value. The author combines the theoretical gains of his hard work and hard work for more than 20 years, and synthesizes the latest achievements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ory since the new period, especially since the "post-new era". There is a fundamental breakthrough in the innovation of theoretical system: put forward a new theory of multi-essence of literature, overcome
【作者单位】: 南京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
【分类号】:I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富平;;历史主义文学观的理论启示与话语困顿——以两部典型文论教材为对象[J];甘肃理论学刊;2011年03期

2 赵大军;;被“自定义”的文学——透视“文学本质”的虚构性[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02期

3 汪正龙;;2009年文学理论研究扫描[J];文艺争鸣;2010年13期

4 杨春时;;时间性与审美主体间性[J];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01期

5 张荣翼;日常生活中的意识形态——当前都市通俗文学中汉语形象的蕴含[J];文艺争鸣;2004年02期

6 范建刚;;“话语”时代的文学理论教学——对当下文学理论教学困境的思考[J];甘肃高师学报;2011年01期

7 李涓;;试论20世纪晚期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诉求[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李涓;;试论20世纪晚期中国文学理论的现代性追求[J];衡水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孙文宪;;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知识状况——以文化批评为视角的反思[J];学习与探索;2007年03期

10 胡有清;在开放中走向沉稳——略评近年出版的文学原理教材[J];中国出版;2005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万惠琴;徐志坚;;试论中国人生存方式的百年转换及其意义[A];“以人为本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毛宣国;;中国当代文艺理论建构的重要选择——谈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与古代文论的沟通融合[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3 樊婷婷;;进入主体间性——图书馆服务人员与读者[A];广西图书馆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29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杨卫星;;论共产党的执政之本[A];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黄华;;对“信念论政治”中的意识形态机制的考察——以“半夜鸡叫”的文本演变为例[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赖爱清;;斯多葛学派思想和王维的生存方式[A];中国王维研究会成立二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徐艳玲;;苏东剧变的全球化原因探析[A];“苏东剧变20年与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白娜;沈丹萍;;关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三点思考[A];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马永波;;生态整体主义与新诗发展的一个可能路向[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刘成果;;新时期宗教的特点与功能研究[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傅小平;为何市场“热”,批评“冷”?[N];文学报;2005年

2 汤哲声;中国通俗文学的性质和批评标准的论定[N];文艺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陈熙涵邋实习生 张烁;通俗文学业绩不应被“遮蔽”[N];文汇报;2008年

4 陈小明(苏州大学);通俗文学·市民社会·现代性[N];文艺报;2001年

5 蔡爱国;通俗文学入史和文学史的价值标准的思考[N];中华读书报;2000年

6 王晓君;我们应该怎样来看待通俗文学[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7 一叶秋;月上昆仑 高品位的通俗文学作品[N];新疆日报(汉);2000年

8 季进;鸳鸯蝴蝶《礼拜六》[N];苏州日报;2006年

9 车锡伦;关于《二十世纪“俗文学”周刊论文总目》以及“俗文学学派”[N];文艺报;2007年

10 栾梅建;通俗文学中国小说之正统[N];文艺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博玫;《紫罗兰》(1925-1930)的“时尚叙事”[D];复旦大学;2004年

2 李欣;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对女性形象的叙述与展示[D];复旦大学;2005年

3 王晓梅;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探源[D];复旦大学;2005年

4 刘琛;图像叙事:当代文化的视觉转向[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5 罗生全;符号权力支配下的课程文化资本运作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包立峰;意识形态幻象与晚期资本主义现实[D];吉林大学;2009年

7 戚咏梅;深陷重围的骑士精神——高文诗人及其《高文爵士和绿色骑士》[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王宏图;都市叙事中的欲望与意识形态[D];复旦大学;2003年

9 方珏;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探要[D];复旦大学;2006年

10 汤斌;英语疫情新闻中言据性语篇特征的系统功能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新发;论文学的主体间性和意义生成[D];厦门大学;2002年

2 何小竹;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3 梁琦;翻译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线颖莹;高师声乐教学中主体间性问题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萍霞;走向主体间性的高校德育[D];苏州大学;2004年

6 苏静;走向主体间性的道德教育[D];河南大学;2004年

7 徐建平;主体间性德育理论与实践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琚红;主体间性家庭教育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1年

9 王东海;主体性·主体间性·交往实践[D];湘潭大学;2002年

10 邹尚非;论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与控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298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1298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9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