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探索与拓展中的“文学概论”教学

发布时间:2018-07-25 07:01
【摘要】:如何走出师范性质"文学概论"课程教学的困境,文章从教学方式的转变上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认为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上,坚持"六结合"、多模式教学并存及"互补"原则相互融合,可以初步化解文学概论课程所面临的尴尬境地。
[Abstract]:How to get out of the dilemma of the teaching of "introduction to Literature", the article makes a preliminary exploration from the change of teaching method, teaching mode and teaching idea. Adhering to the principle of "six combinations", the coexistence of multi-mode teaching and the principle of "complementarity" can resolve the awkward situation that the course of literature introduction faces.
【作者单位】: 昌吉学院中文系;
【分类号】:I0-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忠;;历史地评说蔡仪本《文学概论》[J];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04期

2 梁一孺;《文学概论》体系改革刍议[J];语文学刊;1987年05期

3 徐长威;文学概论重点提示[J];当代电大;2003年04期

4 ;2002年下半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文学概论(一)试题[J];河北自学考试;2003年08期

5 徐长威;文学概论期末复习说明及重点提示[J];当代电大;2004年04期

6 佟晓萍;高校“比较文学概论”课教学研究与探索[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周春宇;;《文学概论》:文学的元理论[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陈强;;试论文学概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J];昌吉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刘兰;;杨乃乔主编的《比较文学概论》浅说[J];文学教育(上);2008年06期

10 叶会昌;吴丽君;;论文学概论教学过程中的审美教育[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陈军;;建国以来文学理论教材建设管窥(之二)——以体裁与文学作品形式构成因素关系问题为例[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董学文;李志宏;;文学是可以具有意识形态性的审美意识形式——兼析所谓“文艺学的第一原理”[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3 王元骧;;我对“审美意识形态论”的理解[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4 董学文;;文学本质界说:曲折的跋涉历程——以自我理论反思为线索[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5 万娜;;我国文学理论建设之初对文学本质的认识:“美的情感”论[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6 兰善兴;;关于新时期文学理论教材若干问题的分析[A];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期文学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C];2008年

7 燕世超;;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本质论质疑——向童庆炳先生请教兼论文学的情感语言艺术本质[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毛庆耆;;关于文艺学概念涵义问题的讨论[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朱平珍;“瘦身”与“操练”[N];文艺报;2008年

2 贾奋然;本质主义与历史主义的悖论[N];文艺报;2001年

3 李云雷;散步之后,我们还能做些什么?[N];中华读书报;2006年

4 海美;在文艺美学前沿的思考[N];文艺报;2006年

5 黄开发;“短信小说”的里里外外[N];北京日报;2004年

6 江帆;开启灵活多样的译介方式[N];中国文化报;2009年

7 姚斐菲;告别“比较文学危机论”[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雄平;文学理论的现代性追求(1928-1936)[D];暨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蔡恒剑;从形式观的变迁看文学概论教学及教科书的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二艳;二十世纪初叶文论中的文学名词审定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3 王琳;制度化的文学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张晓妮;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本质论的发展历史及未来走向[D];西北大学;2009年

5 同力嘎;试论文学翻译中艺术形象的再塑[D];西北民族大学;2005年

6 路永照;文艺创作中的“灵感”现象初探[D];厦门大学;2008年

7 刘颖;理论是如何讲述的[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肖洪林;审美再现:论儿童文学的翻译[D];四川大学;2007年

9 刘媛;交际翻译理论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文学翻译[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430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1430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7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