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传统与动机
[Abstract]:When people are confronted with a multitude of contemporary avant-garde art, they will be dazzled by their novel ideas or bizarre performances, but I am afraid it is difficult to have a true heart moved, because they are too delicate or rough, just like pop songs. In spite of the novelty of the chords and the number of followers, it is too easy to imitate because of its emptiness or formality, and it shines like a meteor across the sky, sparkling for a moment but leaving no trace.
【作者单位】: 广州美术学院造型专业基础部素描教研室;
【分类号】:J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抬头见喜——杭州2006年国际当代艺术个案展[J];当代艺术与投资;2007年05期
2 位鲁平;;吕胜中:传统的当代“呓语者”[J];世界发明;2008年05期
3 姚谦;;镜前无声[J];明日风尚(娱乐名人);2008年08期
4 彭德;;短命的大作[J];荣宝斋;2010年10期
5 陆兴华;;关于当代艺术理论的阅读摘要[J];建筑与文化;2011年04期
6 魏祥奇;;倒错·失去青春与性的叙事[J];艺术界;2009年01期
7 ;赵刚:玩世不恭的破坏性“小资”[J];东方艺术;2007年15期
8 ;艺术北京2009最新动态[J];艺术与投资;2009年04期
9 冀少锋;;《20世纪末欧洲艺术家大系》问世[J];高校社科信息;1997年03期
10 曲慧;;YBA,这些影响英国社会的“坏”人们[J];东方艺术;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文武;;对当代艺术与地域美术的思考[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鲁明军;;知识共同体:当代艺术学谱系的取向[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李于昆;;当代艺术的“越界”[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包茜;;空指——一个无意义的命题——试论四位“第三空间”艺术家的表达方式[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拥军;;重提现代性:当代艺术的标准质疑[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卫戈;;都市艺术:当代都市的文化记忆[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苏典娜;;从徐冰看当代艺术的“后殖民批评”[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8 宋文翔;;文化符号并非文化精神——论当代艺术作品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误读[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刘凡;;越界与异质空间[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10 陈向兵;;“精度抽象”:未来艺术的一种可能——以钟曦作品为例[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邱家和;北京翰海首开内地亚洲当代艺术专场[N];上海证券报;2007年
2 刘晓琳;鸡与蛋的辩证[N];美术报;2007年
3 刘莎莎;拆除当代艺术与普通百姓之间的藩篱[N];深圳特区报;2007年
4 记者 李培;广东当代艺术“很强很国际”[N];南方日报;2008年
5 王嘉;新蓝顶 很成都很国际[N];成都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梁婷;勇于尝试推动艺术本土化[N];深圳特区报;2006年
7 林山;当艺术家开始画“股票”[N];中国文化报;2008年
8 李红艳;大山子:艺术和大众互动[N];北京日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卢飒;“城市零件”:群体出征艺术市场[N];贵阳日报;2007年
10 深圳商报记者 梁瑛;“界内界外”展示深圳本土艺术力量[N];深圳商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立宇;新媒介与中国当代艺术变革[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2 王鑫;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西方元素及本土独创性[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3 陈月浩;西方当代艺术对室内设计创作的影响的若干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4 于学文;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西方模版[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5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潘缨;唐卡的审美意蕴和技法材料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7 贺羽;浮华世象中的凝思[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8 肖路;国产动画电影的传统美学风格及其文化探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激;国家艺术支持[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10 陈明;乱象与主流[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向前;当代艺术中中国传统符号的运用与演绎[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2 赵桢;80后艺术家的发展状态[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3 李凡t,
本文编号:21435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143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