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思》原作和英译作“明月”意象的互文性分析
[Abstract]:The combination of intertextuality theory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is a new topic in the field of translation. With the increasingly frequent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the study of intertextuality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prosperous. The translation of ancient poetry is a complicated process of intertextua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textuality,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probes into the image of "bright moon" in the original and English translation of Silent Night thought. " The core of the accurate transmission of the image of the Ming Moon is the translator's dual cultural accomplishment, the carrier of which is ingenious words and necessary annotation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ypical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Chinese and foreign translators, which is a concrete attempt of macro intertextuality theory in microcosmic intertextuality operation and circular interpretation,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translation theory and translation practice.
【作者单位】: 盐城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互文性翻译新探究”(项目编号:2014SJB755)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专项课题“互文性翻译理论和应用研究”(项目编号:C-b/2013/03/01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H315.9;I04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郝永华;"互文性"理论涵盖的文学基础理论问题[J];理论与创作;2005年02期
2 辛斌;;互文性:非稳定意义和稳定意义[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张美丽;;浅谈互文性与文学翻译[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S1期
4 王维;;互文性视野关照下的古典诗歌翻译[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7年12期
5 李小坤;庞继贤;;互文性:缘起、本质与发展[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6 张聪沛;;互文性与后现代主义[J];文教资料;2010年06期
7 申顺典;文本符号与意义的追寻——对互文性理论的再解读[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欧阳东峰;;作品的记忆 学识的游戏——互文性理论略论[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9 李妙晴;;从批评话语分析看《爱丽斯漫游奇境记》中的互文性[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年02期
10 温彤;;互文性理论与文学翻译批评研究[J];作家;200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胡伟丽;;外显互文性与诗歌翻译[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蒋寅;对文学理论的技术要求[N];中华读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江慧敏;京华旧事,译坛烟云[D];南开大学;2012年
2 孙秀丽;克里斯蒂娃解析符号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玲玲;互文性理论与文学批评[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绍静;从文本到超文本[D];山东大学;2005年
3 严斌;从互文性视角看译者角色[D];湘潭大学;2006年
4 邓军;热奈特互文性理论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马秋利;译者主体的互文性视角[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6 葛桐;互文性与文学理论建构[D];山东大学;2007年
7 李晶晶;后现代视域中的互文性研究[D];湖北大学;2012年
8 赵渭绒;因陀罗之网:互文性与文学空间[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樊文岑;后现代主义视野下互文性理论的演进[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10 蔡亚洲;从互文性理论析加里·斯奈德英译寒山诗[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571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157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