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性审美的象似性移情
[Abstract]:Empathy runs through the poetic aesthetic activities. In the poetic aesthetics, the poetic empathy must go through "from me to things", "from things and me", and finally "things and I forget" and realize "things I am the same", and then observe in concentration, calm in the aftertaste, and examine the beauty of this empathy in a higher attitude. Let vaguely subtle emotions have a complete, elusive language form. The material image and the image created by language form are iconicity in nature. This iconicity makes the poetic empathy language form more symbolic. The symbol of poetic empathy shows the subtle twists and turns of poetic emotion, and promotes the iconicity projection and feedback of poetic emotion to transfer back and forth again and again, thus amplifying the sensibility beauty of poetry indefinitely.
【作者单位】: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分类号】:I0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风雷;;隐喻意识,隐喻能力和二语习得[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2 朱宁;陈洁;;“Head”语义扩展分析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3期
3 邓莉;隐喻对语义变化的阐释[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辜正坤;比较文学的学科定位及元—泛比较文学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5 孙玉石;;朱光潜关于解诗与欣赏思想的阐释[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赵虹;;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7 魏增产;WTO规则模糊性探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8 李坤;;汉译押韵英语广告的影响因素及翻译策略[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9 缪道蓉;英语名词化的认知功能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李勃;李瑛;;介词on,over和above空间意义比较及教学研究[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熊辉;;简论郭沫若的“风韵译”观念及其历史意义——兼论20世纪中国翻译标准理论的演进[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2 王安民;王健;;从原型理论看外向型汉英学习词典中词目义项的编排[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武继红;;论学习词典中隐喻对搭配形成的影响——基于认知语义学的搭配研究[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余建军;;刍议英汉词典例证的翻译[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侯丽娟;;认知语义学中的原型理论及其外语教学应用[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胡敏;;词义模糊与教学(英文)[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应云;谭见初;;汉语韵文英译方法论[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红妹;汉英机器翻译中汉语上下文语境的表示与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2 刘佐艳;语义的模糊性与民族文化[D];黑龙江大学;2003年
3 李善熙;汉语“主观量”的表达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魏在江;英汉语篇连贯认知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周芸;新时期文学跨体式语言的语体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6 侯国金;语用标记等效原则[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7 吴文安;文学翻译中的美学效果比较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8 胡德香;中西比较语境下的文化翻译批评理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占喜;翻译过程的关联—顺应研究—文化意象处理举隅[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吉方;审美文化与中国当下影视艺术的文化指向[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陈昕;论中国多媒体艺术光盘的艺术特性[D];厦门大学;2001年
3 王蕾;大众传媒时代下中国文学批评现状探究[D];四川大学;2002年
4 卢志宏;[D];安徽大学;2002年
5 陈伟;论例证功能的对等[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3年
6 方新;文化因素对法律词语翻译的影响[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3年
7 王建国;原交际忠实翻译论[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3年
8 郑兰英;[D];安徽大学;2003年
9 于萍;汉语代词宾语后置的演变过程及其动因[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3年
10 陈小红;华文教材课文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紫;;浓妆淡抹总相宜——西方“移情说”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体现和审美差异[J];美与时代(下半月);2010年02期
2 朱正腾;;“体验”在文学活动中的主导性功能[J];大众文艺;2010年02期
3 王闻;;意象重现与意境重建——浅析文学翻译中的审美移情作用[J];湘南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董研;;评杜甫《春望》移情手法之英译处理[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5 张建军;;浅谈古典诗歌中的“移情现象”[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6 张曦;;论福克纳小说叙述视角中的沉思与抒情[J];译林;2009年05期
7 杨学亮;;简论中国古典诗歌的“移情作用”[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李晓红;史丽芳;;移情之于文学翻译[J];长城;2009年12期
9 王列生;;性本能的文艺魅力维系[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梅向东;;浅论古代诗学的“隔与不隔”[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贾军;卓丽环;;花卉审美特征的研究[A];中国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曾大兴;;缪钺对王国维词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A];2006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3 孙名之;;沙利文的人际关系说述评[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苏省中医院副主任医师 薛明新邋陈四清;乐与人和 畅志怡情[N];健康报;2008年
2 李建珍;奥运的魅力[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庄国慈;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N];福建科技报;2007年
4 贵州省关岭民族高级中学 柴其斌;文学作品中几种特殊的“反衬”[N];经济信息时报;2007年
5 群芳;看人伤心你流泪牵连感觉致移情[N];科学时报;2007年
6 群芳;猩猩上演模仿秀[N];科学时报;2007年
7 编译 王金元;科学家揭开感同身受之谜[N];北京科技报;2006年
8 汪祚民;《诗经》作品心物情景关系的审美自白[N];光明日报;2006年
9 武穴体校 翟水珍;教师微笑是德育中的润滑剂[N];黄冈日报;2006年
10 群芳;大象照镜子 里外分得清[N];科学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牟春;现象学视野下的移情问题[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媛;唐朝咏物诗英译中译者的审美移情[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昭;论移情与审美欣赏[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3 白云峰;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李文静;从译者的双性视角到翻译主体间性[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5 王雪莲;移境移情[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6 余锋;现代纤维艺术中麻纤维材料的抽象与移情表现形式探讨[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7 胡燕春;1773—1845英、法、德、俄四国文学中的骑士形象[D];黑龙江大学;2003年
8 张海蓉;应用拉康理论对《红字》的主要人物的后结构主义精神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1732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173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