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建国以来文学理论教材建设管窥——以文学分类术语问题为例

发布时间:2018-08-15 13:45
【摘要】:文学理论教材的建设与反思,长期以来一直是文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文学分类作为文学理论基础问题,源远流长,是文学理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建国以来,文学理论教材中文学分类术语问题设置大致经历了"苏化——本土化——西化"的发展历程,大抵对应于"上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以及"九十年代至今"三个时段;就关键词来说,又呈现为"‘文学种类’与‘文学体裁’区分使用的仿苏淆乱期——期图以‘文学体裁’整合及其又与‘文学类型’产生淆乱的过渡期——引入‘文类’进行再整合的重建期"三个发展阶段。迄今为止的文学分类术语建设在规范性、统一性、可交互性等方面难尽如人意,同名异实、异名同实的问题普遍,混杂严重。新世纪文学理论建材重建任重道远,必须科学统筹好外来与本土、宏观创构与细节考量等关系。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and reflection of literary theory textbooks have long been one of the focuses of literary research. Literary classification, as a theoretical basis of literature, has a long history an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literary theory textbooks.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roughly corresponds to the three periods of "1950s-1970s", "1980s" and "1990s-present". As for the key words, it also presents the confusion period of imitating the Soviet Union, in which "literary genre" and "literary genre" are used separately. The period of integration of "literary genre" and confusion between them and "literary genre" occur. The three stages of development in the reconstruction period of introducing "genre" for re-integration. So far, the construction of literary classification terms is not satisfactory in terms of standardization, uniformity and interactivity. The problems of homonymy, different names and different facts, different names and the same facts are common and mixed seriously. The reconstruction of literary theory building materials in the new century has a long way to go and must be unified scientifically. We should rais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ternal and local, macro structure and detailed consideration.
【作者单位】: 扬州大学文学院;
【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7WXC014)
【分类号】:I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罗宏;文学理论教材建设中存在误区——文学理论教学札记[J];学术界;2005年02期

2 张炯;;文学研究大跨越的时期——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文学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文学评论;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黎;从康德到巴尔特:西方形式主义文论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江守义;叙事是一种评价[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薛雯;;从波斯彼洛夫的“意识发展”看文学与意识形态的关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徐凯;;文论转化中的古诗话研究——兼评《中国古诗话批评论纲》[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王军平;张德霞;史光孝;;Translation Studies:翻译学还是译介学?[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吕汉卿;宋文静;刘妮娜;;新视野下对文学理论生产的审视与观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7 时成伟;;第二语言习得中文化休克现象的文学阐释及其对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8 黄玲;;同一种桎梏,不同的挣扎——从苔丝、曼桢两个形象浅窥中西小说文化精神的差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9 圣玉杰;李杰;余宏;;人文校园 诗意栖居——大学校园审美文化现状之我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10 刘金芳;;对“阐发研究”作为比较文学学科研究方法的质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耿强;文学译介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吕敏宏;手中放飞的风筝[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4 王奎军;历史、文学文本、文学价值——以赛金花题材文学作品为个案[D];暨南大学;2001年

5 董岭;艺术功能论[D];暨南大学;2001年

6 王毓红;历时与共时:《文心雕龙》与《诗学》体裁理论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7 郎晓玲;十八、十九世纪中英鬼小说主题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8 许龙;钱锺书诗学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9 朱巧云;跨文化视野中的叶嘉莹诗学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10 吴锡民;接受与阐释:意识流小说诗学在中国(1979—1989)[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耿传明;李国;;“标新”与“立旧”——新世纪小说的双动向[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苏振宏;;浅析互为背景的道教精神与文学艺术[J];华章;2011年23期

3 范伯群;;每一代人都理应用自己的观点编写一部文学史——评严家炎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年09期

4 付飞亮;;略论类型学与历史类型学的异同[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百里清风;;网游文学心理能量范式研究[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洪罡;;论元小说与元小说性[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李怡;;苦难的意义与信仰的力量[J];红岩;2011年04期

8 陈祖君;;论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中族群体验的表达[J];宁夏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9 李景奇;;中国哀悼文学与潘岳的文学成就[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贺仲明;;乡土精神:乡土文学的未来灵魂[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吴康;方创琳;;建国60年来中国小城镇的发展历程与新态势[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王涛;;建国60年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研究[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周国茂;;论布依族摩文化[A];布依学研究(之八)——贵州省布依学会布依文化与旅游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朱德发;;一份“文学史观讨论”的答卷[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5 吕微;;现代性论争中的中国民间文学史写作[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楚宗礼;对于现行文学理论教材的一点思考[N];光明日报;2002年

2 赖大仁;也谈现行文学理论教材问题[N];光明日报;2002年

3 谭旭东;文学类型化:必然还是陷阱[N];学习时报;2006年

4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N];人民日报;2004年

5 韩松 吴岩 刘秀娟;科幻文学期待新的突破[N];文艺报;2006年

6 文学所“学科学术前沿报告”课题组;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扫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包忠;王晋康:对科幻,我不悲观[N];成都日报;2006年

8 吴晓东;“常态与先锋”:现代文学阐释模式的重建[N];中华读书报;2006年

9 高建平整理;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扫描[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10 ;关于大学文艺学教学与教材改革的构想[N];中华读书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碧珍;农产品物流模式创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董传岭;建国60年华北农村社会生活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3 阙蕊鑫;童话的青春灵药[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4 阿布都沙拉木·旭库尔;古代突厥文碑铭文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5 刘生良;《庄子》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6 陈许;美国西部小说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温小序;外国媒介对新中国60周年庆典报道差异的比较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2 隋正光;承继与转捩[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娟;论韦勒克的文学内部研究[D];新疆大学;2004年

4 李达仁;湖南民间土地歌研究[D];湘潭大学;2003年

5 苑野;吸血鬼传说在西方文学中的流传和演变[D];西南大学;2006年

6 段新莉;数字化时代的“魔幻风潮”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瑞芳;台湾生态文学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8 姜贵珍;大陆奇幻小说概论[D];兰州大学;2007年

9 秦宇庆;浅论安冈章太郎的晚年思想[D];吉林大学;2007年

10 徐莹婕;试论中国原创奇幻文学传播与文学网站发展的共生关系[D];四川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843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1843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d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