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艺术理论论文 >

论诗性主体的特性和功能

发布时间:2018-08-16 16:39
【摘要】:诗性主体是主体性之中最重要的因素,既存在于和各种主体相关联的结构之中,又超越和凌驾于它们之上。诗性主体是生命存在最重要的功能结构和元话语,是保证生命存在的创造激情和幸福感、美感和诗意的精神基石。诗性主体呈现非本能、非概念、非功利等特性,从功能意义上,诗性主体体现话语主体、交往主体、情感主体、消费主体、历史主体、实践主体、价值主体等结构性功能。在当代性意义上,现代人类迫切需要重建和完善诗性主体,反思和批判知识、权力、道德给予主体的规训和压抑,抗衡和拒绝社会意识形态所崇尚的只要感性享乐而放弃彼岸承诺的实利主义潮流,守护着自我存在的审美超越性和诗性情怀,由此保证精神文化的创造活力和生命存在的理想性。
[Abstract]:Poetic subject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n subjectivity, which exists in the structure associated with various subjects, and transcends and overrides them. Poetic subject is the most important functional structure and meta-discourse of life, and the spiritual cornerstone of creating passion and happiness, aesthetic feeling and poetic meaning. The poetic subject pres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n-instinct, non-concept and non-utility. In the functional sense, the poetic subject embodies the structural functions such as the discourse subject, the communicative subject, the emotional subject, the consumer subject, the historical subject, the practice subject, the value subject and so on. In the contemporary sense, modern human beings urgently need to reconstruct and perfect the poetic subject, to reflect and criticize knowledge, power and morality to discipline and suppress the subject. Counterbalance and reject the social ideology advocated as long as sensual pleasure and give up the promise of the other side of the pragmatic trend, guarding the self-existence of aesthetic transcendence and poetic feelings, This ensures the creative vitality of spiritual culture and the ideal existence of life.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0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子超;;双重孤独之后的幻影——谈《聊斋志异》中的狐鬼恋[J];蒲松龄研究;2006年04期

2 赵洋;;羌族释比羊皮鼓舞的美学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3 张富文;;马克思人本思想探析——以《共产党宣言》为中心的考察[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4 赵曦;赵洋;;羌藏文化对话发展中的羌族释比文化——论中西多元文化对话中的羌族释比文化(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4期

5 张舜清;;论儒家“生”之伦理的理论渊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3期

6 董龙昌;;苏格拉底“美在效用说”新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7 蔡庸礼;;写作文化精神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8 王晓岗;;审美意识形态论是第一原理吗——对文学理论教学的一个想法[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杨增和;论佛教对日本物语文学思维图式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10 李恩来;符号的世界——人学理论的一次新突破——恩斯特·卡西尔人学思想探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文秀;;第三种大众文化理论——波德里亚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2 陈胜祥;;中国农民土地所有权幻觉探析[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艾翔;;换个符号,美在人间天堂——浅析空间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视觉符号[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4 盛国荣;;技术物:思考技术和消费社会技术问题的出发点——鲍德里亚早期技术哲学思想研究[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专家专题论坛“在为国服务中发展自然辩证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丽;;技术中的符号[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6 韩云波;;论大陆新武侠的文化先进性[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珂;;新诗要适度重视音乐形式高度重视排列形式——新诗技法研究的策略和方法举隅[A];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五届研讨会暨“现代诗创作研究技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王彬;向茂甫;;教育学史在我国的演进和发展——学科制度建设的视角[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9 申仁洪;;论柏拉图的课程理念[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申仁洪;;论中世纪基督教课程理念的演进[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杨玲;文化交往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褚连波;湘西文化与沈从文的小说创作[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郭星;二十世纪英国奇幻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卢玉卿;文学作品中言外之意的翻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祝孚;传统鱼纹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3 刘菲菲;论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的审美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袁佳穗;虚拟环境下的人际互动[D];湘潭大学;2010年

5 张蒲香;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6 薛萍;梁启超的“新学语”与中国古代文论的转型[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王艳红;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8 张同;从布迪厄的惯习、场域理论看网络论坛中网民话语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黄莉萍;中学语文语感教学探索[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10 周珍;利科的解释学符号美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仇敏;;论诗性主体及其当代性意义[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王军;当代英语结构与功能的变化趋势[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周毅;《史记·本纪》中比喻的结构和功能[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4 刘绍曾,尹同吉;体育教学与学生发展的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5年04期

5 曹秀华;教师职业情感初探[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许家金;从结构和功能看话语分析研究诸方法[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钟祖荣;学习方法的要素、结构与功能[J];中国教育学刊;1999年01期

8 牛小玲;浅析英语成对词的结构和功能[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9 宛新政;试论“+”式短语[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年02期

10 金志刚;对外汉语教学法述评——兼谈第二语言教学的交际性原则[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现超;安德荣;青玲;杨水英;;大麦条纹花叶病毒基因组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田雨;殷鹏;;军事通信抗干扰模拟训练系统的研究与设计[A];2008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三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8年

3 王淑江;;关于煤矿安全文化的几个基本问题[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汤宝寅;王浪平;王小峰;;全方位离子注入与沉积工业机研制[A];2006全国荷电粒子源、粒子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刘玉汇;张俊莲;王蒂;;马铃薯等主要农作物淀粉合成酶的研究进展[A];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2008年马铃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6 张玉福;李治;李健;;WinHP系统研究[A];铁道部信息技术中心成立30周年暨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工程全面竣工投产TMIS工程建设论文专辑(二)[C];2005年

7 张兰;姚祈;牛西武;曹长峰;;中药复方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早期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A];第九次全国中医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8 曾婧婧;杨平;徐春梅;蒋式勤;;风力发电控制系统综述[A];第七届工业仪表与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C.D.KNIGHT;M.VAZQUEZ-ANON;J.J.DIBNER;曹宏;;氧化应激的起因以及日粮中添加抗氧化剂对缓解氧化应激导致的胃肠道结构和功能改变的作用[A];中国毒理学会饲料毒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翁旭初;;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研究脑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A];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六届学术会议暨学会成立十周年庆祝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整理人 宋蒙;重塑当代性 促进文艺大繁荣[N];文艺报;2008年

2 文化部副部长 王文章;中国艺术的当代性建构[N];人民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刘茜;确立文艺的当代性[N];中国文化报;2008年

4 黄艳军;英国画廊:关注年轻的艺术家和艺术的当代性[N];中国文化报;2005年

5 赵军;当代电影必须要有当代性[N];中国电影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叶君 侯伟东;古典文学的当代性[N];社会科学报;2002年

7 ;创新:当代性与地域性[N];文艺报;2003年

8 刘文旋;马克思思想的当代性[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9 孙绍振;历史小说的当代性[N];文艺报;2002年

10 张煜;文学研究的当代性与世界性[N];文艺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忠亮;纳豆激酶结构与功能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姚念民;改进单服务器性能[D];吉林大学;2003年

3 许晓晴;中古隐逸诗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庞洪涛;纳米金属氧化物、壳聚糖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结构、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5 武红羽;司法调解的生产过程[D];吉林大学;2008年

6 何东新;聚丙烯腈纤维的预氧化工艺与物化行为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7 孙红祥;远志中皂苷类免疫佐剂活性成分的分离及活性评价[D];浙江大学;2005年

8 关键;散布式扬声器音板的组成和结构与声学特性关系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李慧竹;中国博物馆学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李文博;企业知识网络复杂系统的结构与演化:产业集群情境下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松;都市拾荒者群体的生存形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杨涛;系统形态理论与企业系统形态的演化[D];武汉科技大学;2005年

3 李晓冬;日汉连用修饰成分的对比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4 陈红光;城市森林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应用[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5 郭志富;中原城市群地区城市体系结构与功能优化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6 柯芳;村民代表会议制度与乡土资源[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陈曦;句群中的转折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马欣欣;扩展型前序列的结构与作用—分析访谈节目Larry King Live[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马Zs;武汉城市圈结构与功能的生态学解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10 张艳艳;文蛤(Meretrix meretrix)血细胞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865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yishull/21865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3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